黄风玲被停职!黄海霞被“偷走”的25年:究竟谁该为此负责

中国河南长葛市,一位名叫黄海霞举报其堂姐黄风玲顶替自己考取师范学校一事,在今日似乎尘埃落定。根据发布的官方调查结果,确实存在顶替学籍一事,但招考成绩并不存在顶替。截止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已对黄风玲冒用学籍一事做停职处理。但是对于这一结果,举报者黄海霞并不满意,并坚称考试成绩也是本人取得,甚至提出可以双方当场对质,或者调出当年考卷,进行相应的笔迹鉴定。并且表示接下来会继续追究,会要求继续调查。

在1993年,当事人黄海霞作为应届生报考许昌师范学校,且考取了498分。但在考试过后并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就此以为落榜。直到2000年,黄海霞偶然间得知,自己当年并非落榜,而是被人有意顶替了学籍,顶替之人正是自己的亲堂姐--黄风铃。作为顶替者的堂姐黄风铃,在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长葛市成为一名小学教师。至此,两姐妹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在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黄海霞为了证明其说辞的真实性,将自己初中毕业登记表和考生体格检查表进行对比,两者除了照片不一致之外,其它信息完全与黄海霞本人的一致。而在事件被曝光后,黄海霞本人疑似接到和解的电话,但是被其严词拒绝。在黄海霞看来,被"偷走"的25年,不是可以用金钱就能弥补的。

经媒体报道后,网络舆论迅速发酵,不少中国网友"站队"力挺黄海霞,痛斥堂姐一家人的不良行为。但随着报道的不断深入,中国网友发现此事并不像表明那么简单。早在2009年,"顶替"事件就被当地媒体报道过。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也就此事回应过,但是却给出了不同的处理意见。

在2010年,河南长葛市公安局就此事回复的意见书是这样表述的:黄风铃(堂姐)确实存在顶替黄海霞(当事人)的学籍档案问题。但是2011年,长葛市教体局的调查结果则认为不存在顶替学籍一事。随着此事件在今年又一次被媒体的披露,加之中国网友广泛的关注和舆论质疑,长葛市教体局在经过十几天的调查后,得到的调查结果仍与2011年的一致。到此为止,此事似乎陷入了"罗生门"。

就在中国网友力挺黄海霞,声讨黄风铃(堂姐)时,事件随之出现反转。堂姐黄风铃的丈夫出面反驳黄海霞,称黄海霞在1992年底就在外地打工,妻子黄风铃作为复读生,在听从学校安排下借用黄海霞的学籍,当年参加考试的就是黄风铃本人。并且当年事件还留有证据和证人,同时顶替学籍的行为并非个例,而是当年的普遍现象。也就是说,黄风铃丈夫(堂姐夫)承认存在顶替学籍一事,但是考试成绩确实系黄风铃(堂姐)本人考取。

此话一出,当时的班主任、同学、介绍人立马齐刷刷写出证明,并签名按手印以示证明。面对此举,部分中国网友认为,黄海霞(当事人)是因为内心的不平衡,想要碰瓷讹钱的舆论声甚嚣尘上。同时,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许多民众也出来澄清,在中国90年代初,确实存在许多复读生借用下一届不参加中考的应届生的学籍再考的现象。这是当时时代的特色,要说也只能说是时代的错,政策的错。所以,顶替学籍的人是凭借自己真才实学考上,更何况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其实,在那个教育重要性刚开始凸显的八、九十年代,类似"顶替学籍"事件时有发生。囿于当时的数据保存和传递技术的落后,学籍档案等资料因人工操作出现失误或有意为之的可能性很高。就如曾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民众所讲的一样,在那个时代,"顶替学籍"现象很普遍,这不是个例。这即是时代的错,也是政策的错。所以解决这种历史遗留的问题,应该是谁来买单?是个人、是政府、还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