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何成了束缚

百善孝为先,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老送终,本是儿女应尽的义务。

1

在现实生活中,儿女不赡养老人的报道,屡见不鲜。大多的理由是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忙,挣不到钱。这只不过是你的借口而已,他养你大,你养他老,天经地义。《孝经》“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为人之本;敬,乃做人之根。


更可悲的是,有一则新闻讲的是:“一个外出打工的儿子请7天,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两三天过去了,父亲还没死。儿子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七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老人随即自杀。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钱财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工作养家糊口,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家人。父母养你长大,何曾会变成累赘。心寒,更心疼人情冷漠。

想想小时候,你骑在父亲脖子上,欢快的玩耍。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挡在你的面前,为你排忧解难。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一把屎一把尿,养我们长大。十月怀胎,乳汁哺育你成人,恩情难报。小时候的你,不懂事,哭哭闹闹,父母不耐其烦陪我们成长。人老了,也就变小孩了,希望能像父母对我们小时候一样呵护他们。

当你失去了血性,跟冷血动物就没有区别了。孝,不应该成为束缚,老人更不应该是负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应该好好赡养他们。晚年,可以有温暖,安度晚年,养老送终,尽心尽力,你也会有那么一天。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你也会有自己的子女,有死去的那一天。你现在对待父母的方式,就是子女对你的方式。



2

读书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孝道的时候,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至今记忆尤深。

故事讲的是,一个男子,为了不想赡养,年迈失去劳动力的父亲。就用绳子,在没人的时候,把父亲背到后山遗弃。

晚上,他的儿子很好奇,爸爸把爷爷背出去,晚上不去接他回来。就问爸爸:“为什么还不去把爷爷接回来。”男子对儿子说:“那老爷子,没用的废物了,只会吃,还要人照顾,把他丢了就减少了累赘。”孩子听完,便对爸爸讲:“那你要把背爷爷去那根绳子带回来,将来有一天,你不会动了,我也好把你背到后山去,这样也不会成为我的负担。”

男子听完,大惊失色,想到如果自己有那么一天,自己的儿子把自己遗弃了,那是多么凄凉的。越想越不对劲,男子,又把自己的父亲背了回来,赡养起来。

这个故事,无疑不是告诉我们,我们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你今天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就是以后你孩子对你态度。所以,请赡养好你自己的老人,给自己的后辈做一个榜样。

也许我们能力有限,给不了他们做好的。也力所能及,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他们关怀。孝,不一定说给父母大富大贵的生活,一家人在一起,家庭和睦,吃酸菜汤都是幸福的。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之缪,四部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劝孝歌》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早与木。赡养老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道德,更是人性。老去的父母,不应该成为你的累赘,他们是生你养你的人,是你一生都无以回报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