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后勤四大问题

1888年12月,清廷明令以丁汝昌为北洋海军提督,林泰曾为左翼总兵,刘步蟾为右翼总兵,“全部舰船二十二艘,其中十二艘购自英国,五艘购自德国,自制五艘”。同时以英海军制度为蓝本制订了《北洋海军章程》,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化海军北洋海军正式成立。新式海军与旧式海军不同,新式海军需要完备的后勤保障设施——军港。军港主要职责是舰队驻泊、供应后勤物资(包含食物、水、燃料、弹药等)、检修军舰、救护伤兵等。清朝的后勤包含以下几方面:后勤供给管理机构、燃料供应机构、弹药供应机构、军舰维修机构四大部分。然而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的四大后勤供给系统全部出现问题。如此情况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蒸汽军舰

后勤供给指挥混乱

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后勤主要负责人是李鸿章,李鸿章当时的官职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总理海军衙门会办。从官职我们就可以看出,李鸿章主要实权职务是直隶总督,另外两个官职虽然很大但是对于战争爆发的辽东、山东等地都没有统辖权,对于除了海军以外的军队也没有统辖权。也就是说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对于发生在辽宁、山东、朝鲜的战争后勤工作有心无力。再看另外一位主要战场领导,水师提督丁汝昌,他仅仅是北洋海军的水师提督,对于除北洋海军以外的军队、鱼雷艇、后勤运输、弹药、燃煤都没有管辖权。如此混乱的后勤管理系统,也难怪北洋海军的后勤供应混乱。


丁汝昌


军舰维修

军舰养护军舰保持战斗力很关键的因素。北洋海军军舰在甲午战争前各舰平均舰龄已经超过 9 年,其中超勇、扬威两舰服役期已近 13 年。再加上较为频繁的外事活动,北洋海军多艏军舰需要维修,例如:超勇、扬威两舰“锅炉座多年未换,有朽烂处,行船殊恐未妥” 、“两船前后大炮,因操放年久,膛内钢环早形松溢,未尽适用。”定远舰“船舱多渗漏之处,应请饬匠前往一律錾艌”,甚至主力舰靖远在大连湾打靶训练时还出现了锅炉故障,“锅炉汽管,本皆旧朽,经此震动,多有渗漏”。面对如此严重问题水师提督丁汝昌多次提出维修请求,但是均被推辞。到1893年本应大修的各军舰再次被慈禧太后的寿诞耽搁。知道甲午海战爆发,北洋海军对军舰的维修计划也没能实施。

甲午海战中的军舰照片

燃料供应

北洋海军舰队为蒸汽舰队,军舰以蒸汽为动力,蒸汽机又以煤为主要燃料。煤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征蒸汽机动力是否充足,简介决定了军舰的航速。因此要保证军舰的机动力和战斗力,必须保证燃煤的质量和数量,北洋海军的燃料用煤是由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煤矿供应。开平煤矿供应的煤本应为优质块状无烟煤。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借款缓慢,开平煤矿张翼拒绝为北洋海军提供优质煤。开平煤矿供给北洋海军的煤日益变成那些堆在矿场、无人问津的劣质碎煤。水师提督评价开平煤矿的煤说:煤屑散碎,烟重灰多,难壮汽力,兼碍锅炉。虽在常时以供兵轮且不堪用,况行军备战之时乎?多次与张翼交涉可是并没有起到作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只能以劣质煤迎战,出现严重动力不足问题。


开平煤矿


弹药供应

弹药供应不足是历史上公认的黄海海战失败的一大原因。在黄海海战中,到海战结束前半小时,镇远舰的 6 英寸炮已经发射了 148 枚炮弹,弹药告罄,只有 12 英寸火炮(有一门已经不能使用)穿甲弹大约 25 发,而已无一发爆破弹。定远舰也处于同样的困境。再过 1 个半小时我们就将用完所有的炮弹,到那时只能听天由命。这里说的爆破弹是北洋海军的主战炮弹,具有击沉军舰的能力。两大主力战舰弹药尚且缺乏,其余军舰弹药缺乏情况可想而知。

被北洋水师四炮连击重创的“赤城”号炮舰

北洋海军虽然在黄海海战战中奋力战斗,可是由于战舰年久失修、动力不足、弹药不足因素,在本应势均力敌的战斗中败下阵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多么简单的理论,清朝统治者却在这一问题迷糊。北洋海军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片来源 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