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一名合伙人不同意解除合伙关系,合伙关系能否解除?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仅一名合伙人不同意解除个人合伙关系的,可以解除合伙关系

作者:唐青林 李舒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

阅读提示:虽然合伙关系依协议形成,但合伙关系的解除并不一定要符合《合同法》中关于解除合同的规定。基于个人合伙的人合性特征,无需各合伙人协商一致才可解除合伙关系。在多数合伙人均主张解除合伙关系,仅一名合伙人不同意解除合伙关系的情况下,亦可解除合伙关系(主文案例及延伸阅读案例一至三)。但三个以上合伙人中,仅有一名合伙人主张解除合伙关系的,应认定为退伙,其他合伙人之间的合伙关系并未解除(延伸阅读案例四)。

裁判要旨

合伙过程中发生争议,多数合伙人均主张解除合伙关系,仅一名合伙人不同意解除合伙关系,将导致各方丧失继续合作的基础,可以解除合伙关系。

案情简介


一、2011年10月1日,常晓云、王文庆与许海滨签订协议,约定合伙经营金京水立方商务会馆。 二、协议签订后,常晓云、王文庆和许海滨未按协议约定将合伙出资交至合伙组织统一管理和支配,导致三合伙人出资情况无账可查。 三、后三人因对账及经营问题发生争议,常晓云、王文庆诉至哈尔滨市中院请求解除合伙关系,法院认为:占合伙人多数的常晓云、王文庆请求解除合伙,三合伙人已无继续进行合伙经营的基础,故判决支持常晓云、王文庆的诉讼请求。 四、许海滨不服,向黑龙江省高院上诉,法院认为:合伙体中两人提出解除合同,则必然因两人的退出导致合伙终止,故一审判决解除合伙关系正确。

裁判要点

个人合伙具有人合性特征,合作基础丧失时,合伙关系即可解除。本案中,三名合伙人中的两名合伙人均主张解除合伙关系,仅许海滨一人不同意解除合伙关系,三合伙人已无继续进行合伙经营的基础。法院在裁判时认为,此种情况下,两人的退出必然导致合伙关系的终止,故最终判决支持常晓云、王文庆解除合伙关系的诉讼请求。

实务经验总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避免未来发生类似败诉,提出如下建议: 一、由于个人合伙具有较强的人合性特征,一般情况下,对于合伙协议的解除并不需要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但合伙人可根据需要,在合伙协议中约定合伙关系的解除条件,如为加强合伙关系的稳定性,以保证合伙事务的顺利进行,可约定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才可解除合伙关系;若想争取更大限度的退出合伙关系的自由,可在协议中约定经达到一定人数或份额比例的合伙人同意,即可解除合伙协议。 二、合伙人想退出合伙关系,但未能与大多数合伙人达成解除合伙协议的一致意见时,可直接主张退伙。根据法律规定,合伙人退伙亦须进行合伙财产清算并分配利润,与全体合伙人解除合伙关系的法律效果相同。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三十一条 合伙人应当对出资数额、盈余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等事项,订立书面协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五十五条 合伙终止时,对合伙财产的处理,有书面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书面协议,又协商不成的,如果合伙人出资额相等,应当考虑多数人意见酌情处理;合伙人出资额不等的,可以按出资额占全部合伙额多的合伙人意见处理,但要保护其他合伙人的利益。

法院判决

以下为该案在法院审理阶段,判决书中“本院认为”就该问题的论述:

本院认为:本案三方当事人于2011年10月1日签订合伙合同,约定合伙经营水立方会馆,三方之间形成合伙关系。现合伙体中两人提出解除合同,则必然因该两人的退出导致合伙终止的法律后果。故一审判决解除合同正确,本院予以维持。

一审法院认为:关于双方的合伙关系应否解除问题。从常晓云、王文庆与许海滨因2013年对账及经营问题发生争议后,三合伙人就经营及分红等合伙事务不能协商,以及诉讼过程中许海滨不出庭等情形分析,三合伙人已无继续进行合伙经营的基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5条规定“合伙终止时,对合伙财产的处理,有书面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书面协议,又协商不成的,如果合伙人出资额相等,应当考虑多数人意见酌情处理;合伙人出资额不等的,可以按出资额占全部合伙额多的合伙人意见处理,但要保护其他合伙人的利益”。本案合伙合同未对终止合伙的情形进行约定,且协商不成,虽然三合伙人约定出资额相等,但各方认可的实际出资不一致,且在许海滨认可的出资中,常晓云、王文庆的出资额占合伙投资总额多数。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占合伙人多数的常晓云、王文庆请求解除合伙并由许海滨返还投资款,并不损害许海滨的利益,应当支持。

案件来源

许海滨与常晓云、王文庆合伙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黑民终532号]

延伸阅读

一、多数合伙人均主张解除合伙关系,仅一名合伙人不同意解除合伙关系的,因各方缺乏继续合作的基础,合伙关系可以解除(案例一至三)。

案例一:王伟强、陈子庭合伙协议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浙10民终1393号]该院认为:“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订立合伙协议书,各方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义务。从查明的情况来看,本案的个人合伙由四位合伙人组成,其中三位合伙人要求解除合伙协议,各方缺乏继续合作的基础,基于个人合伙人合性的特点,一审法院判决解除合伙协议,并无不当,上诉人王伟强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案例二:刘葆生与顾丽静合伙协议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浙甬商终字第729号]该院人为:“根据龚骅、刘葆生、顾丽静合伙协议中约定:‘决定事务所的停业、终止、解散及财产清算办法,须经合伙人全体的五分之四以上通过,方属有效’,因良助所合伙人并没有超出5人而不可能达到,因此合伙人在出现纠纷后因不可能达到该约定标准而强行合伙,违反了合伙自愿原则。故即使陶良作对良助所没有解散表决权,有表决权的三个合伙人中的龚骅及顾丽静已明确要求解散良助所,已达到绝对多数,且继续合伙经营已不可能,合伙目的已无法实现,原审法院判决解除各合伙人之间的合伙关系及解散良助所,并无不妥。根据2008年8月8日合伙人会议记录,该会议记录仅表明龚骅、顾丽静有退伙的意向,没有明确龚骅、顾丽静自该次会议后即退出合伙,故刘葆生上诉请求,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

案例三:再审申请人马保才与被申请人童伟艺合伙协议纠纷申请再审民事裁定书[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申972号]该院认为:“关于合伙协议应否解除的问题。合伙协议并没有约定退伙条款,马保才主张的合伙协议第四条实质上是股份转让限制条款,无退伙情形的约定。童伟艺在一审期间请求解除合伙关系,马保才表示同意,并在庭审笔录签字认可,其后来出具《异议书》也只是对于合伙财产的清算及分割存在异议,对于合伙关系的解除并未提及。因此,应当认定其在庭审中自认的‘同意解除合伙关系’,由此双方的合伙关系解除。

即使马保才未同意,因合伙关系是建立在合伙人自愿合作的基础上,童伟艺已无合伙意愿,因此应当解除合伙关系,二审判决认定并无不当。”(本案中的合伙人为两人) 二、三名以上合伙人中的一人主张解除合伙关系的,应认定为退伙,其他合伙人之间的合伙关系并不因此解除(案例四)。

案例四:凌明芳、凌仁利与凌丽芳、凌建芳合伙协议纠纷审判监督民事判决书[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抗字第27号]该院认为:“关于龙盛食品经销部应由谁经营的问题。凌明芳的诉讼请求是解除合伙关系,此主张应理解为凌明芳要求退出合伙。其退出合伙即不参与龙盛食品经销部的经营活动,但凌丽芳、凌建芳二人的合伙关系仍然存在,并不因凌明芳退伙而必然导致凌建芳与凌丽芳之间的合伙关系亦同时解除。根据本案已查明的事实,凌明芳、凌丽芳和凌建芳三人应当对龙盛食品经销部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原判判定在其中一人即凌明芳退出后,由其他二人即凌丽芳和凌建芳继续经营,并无不当。”


关于我们

唐青林律师、李舒律师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均从事法律职业多年,实务经验丰富。专业论文曾发表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及《法学研究》等。曾代理多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疑难复杂案件并成功获得胜诉,参与办理的各类案件总金额累计达百亿元。领衔的律师团队专门办理来自全国各地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团队“十大金刚”最低学位为硕士学位,全部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均取得法学专业博士或硕士学位,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等出版《公司诉讼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公司并购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公司保卫战》《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裁判综述及诉讼指南》等法律专业著作十余部。团队深度耕耘的业务领域:公司法(含公司并购及公司控制权)、合同法、担保法、金融、土地与矿产资源法、工程建设与房地产法、高端婚姻家事纠纷、重大财产保全与执行。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 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商业领域法律服务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云亭所律师坚持专业、友善的执业信条,坚持客户至上,以真正解决法律问题为导向,以客户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始终坚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整体的法律服务解决方案。

云亭律师从业多年来业绩卓著,在其擅长的公司法律事务、重大民商事诉讼与仲裁、金融与执行、房地产与建设工程、土地与矿产资源、重组与破产重整、知识产权、涉企业家和公职人员刑事辩护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成功案例。此外,云亭所在大量的新兴业务领域,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都一直处于法律服务的最前沿。

云亭律师事务所坚持严格的专业分工和团队协作的工作模式,主要业务领域合伙人均具有国内外知名法学院相应专业的硕士以上学历,并具有国内外顶级律师事务所的从业经历,每个专业部门和业务团队均有完整、严格、规范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机制,以确保每一个案件和客户都能够实现业内最高水准的专业服务。

自成立以来,云亭律师事务所的客户主要集中于业内有影响力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优质民营企业、知名企业家及政府和公共事业单位。云亭律师事务所以向客户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率的法律服务为己任,并坚信:能否真正维护并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是检验律师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


聘请律师或就文章涉及的法律问题深度探讨

请与我们联系

网址:http://www.yuntinglaw.com

邮箱:yunting@yuntinglaw.com

电话:010-87521368

手机:18501328341(李舒律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外首东国际大厦A座6层(来访请提前预约,否则恐无时间安排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