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5505名村级后备干部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危急时刻勇担当,困难面前显本色。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市5505名村级后备干部坚决做到不“候备”、不后退,充分发挥人头熟、地头熟、底数清、情况明的优势,不甘落后、不畏艰险,主动请缨,争当疫情防控的宣传员、战斗员和服务员,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他们,迅速集结奏响战“疫”强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严峻形势,全市各地村级后备干部闻“令”而动、集结而来,用接地气、易传播、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第一时间做好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宣讲解读,做到家喻户晓、入脑入心,营造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阻击疫情的浓厚氛围。

  “我是村里的后备干部,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现在正是组织考验我的时候。”萧县酒店乡丁庄村的王艳每天都要给村里养老院的老人测量体温,还耐心劝说老人们不扎堆、不聚集。忙完养老院的事情,她来不及休息,就匆匆忙忙走街串巷,向群众讲解疫情防控政策,劝导群众自觉居家隔离,长时间的讲话导致嗓子沙哑,但她依然在坚持着。

  灵璧县大庙乡殷庄村后备干部陈梦飞,是一名“90”后党员。春节前他回到泗县的老家,计划陪父母过个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匆匆告别父母,第一时间回到村里,投身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白天,他挨家挨户为居家观察群众送去生活必需品,开展防疫政策宣传;晚上,他和村里党员干部一起值守、巡逻,饿了就吃点方便面,渴了就喝口矿泉水,一干就是20多天。

  泗县胡陈村后备干部陈凯旋,刚开完村里的疫情布置会,就马不停蹄地赶到陈宅村民组,劝阻村民不走亲、不访友、不聚餐、不打牌。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不理会,甚至埋怨,陈凯旋坚持一户一户走访,一遍一遍劝阻,同时讲解疫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等,让村民对疫情有更深了解。

  “疫情当前要敢担当,不能遇事不干事。”埇桥区支河乡湾里村后备干部刘金标,平日里话虽不多,但他埋头肯干,只要村里有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主动把自家的私家车交给村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车。

  他们,并肩奋战筑牢战“疫”防线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市村级后备干部自觉服从镇、村党组织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同心同力、同向而行,主动担责任、领任务,下户排查、信息登记、监测检查……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点点滴滴,生动展现了村级后备干部的担当与作为。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砀山县赵屯镇万楼村后备干部马铭声几乎把家搬到驻扎点的帐篷里,每天在卡点值守,有时轮到晚班就彻夜不归,连日来没有吃过一顿准时饭、睡过一次安稳觉。“铭声,你家里有七个月大的儿子,回家去照看照看吧。”一些村干部这样劝他去休息,但他只是摇摇头,转身又投入到工作中。

  疫情发生后,萧县石林乡崔阁村后备干部赵洁就一直值守在石林乡于庄路口西,劝返外来的车辆和行人,做好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宣讲解读……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她丝毫也没有松懈。赵洁的丈夫也是一名值守人员,两人各自坚守岗位,履行防护职责,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最美夫妻档”。

  灵璧县浍沟镇共有54名村级后备干部,他们与镇村党员干部并肩作战,走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摸排核实外地返乡人员信息,每天对重点人群进行“两回访”,在村头路口卡点值守,始终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

  他们,用心用情凝聚战“疫”合力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市村级后备干部在落实好组织分配的各项防疫抗疫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居家隔离观察和生活困难群众、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优抚对象等重点人群的贴心服务工作,用一个个暖心的举动温暖着村民,凝聚起了强大的群众战“疫”合力。

  萧县青龙镇路口村后备干部王理,从大年初一就一直忙碌着疫情防控工作。他主动联系服务村里的6户贫困户,宣传防疫抗疫知识,掌握贫困户的健康状况,为贫困户发放口罩、酒精、喷壶等物品,还主动承担起室内外房屋院落的消毒,帮助购买生活必需品。“这段时间多亏了他,真是帮了大忙啦。”提到王理,独居老人刘德好言语间充满了感激。

  “在抗击疫情面前,我们要体现年轻人的担当和活力,绝不能退缩!”砀山县薛楼园区便民社区村级后备干部曹勇敢和其他19名村级后备干部,在落实好村党组织分配任务的同时,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主动承担起园区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跟踪服务、监测防控工作,为因疫情防控不便外出的群众代购生活必需品。他们人手一个小本本,及时记录辖区居民所需的生活物品,按照采购清单到附近的超市统一采购,并做好物品装车前、到村后、取物时等各环节的消毒工作,有效防止病毒传播风险,确保群众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广大后备干部不当“候备”,闻令而动、挺身而出,监测点、村道口、小巷中、群众家……无处不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宿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