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改编扑街成魔咒,这部老片却成一代经典

首先要感谢《大约在冬季》的片方,是这部影片的上映,让大家再一次反思经典歌曲开发成电影题材的趋势是否已经到了头,最后联想到了《甜蜜蜜》。

这才意识到原来金曲IP电影也曾推出这么一部经典电影。

所以“金曲IP”的瓶颈并不是题材的问题,而是主创诚意的问题。

《甜蜜蜜》15年重映海报

经典歌曲的魅力可以为影视作品带来一时的商业效应,但好的文本内容及主题表达可以赋予影片和金曲一样长久的生命力。

《甜蜜蜜》在1996年上映,不仅叫好叫座,还在当年的香港金像奖斩获多项大奖。黎明骑单车载着张曼玉在香港的街道穿梭的段落也成了影史经典场景。

黎明骑单车载着张曼玉在香港的街道穿梭

而2015年重映,精细的胶片修复让片中角色的银幕形象更为清晰,也让邓丽君的同名歌曲再一次传唱四方。

反观前几年《栀子花开》《同桌的你》除了徒增笑料,真的没留下更多的记忆点,可见

将经典歌曲孕育成商业片容易,将经典歌曲酝酿成时隔多年影响力不减的电影却真不是一件易事。

其实《甜蜜蜜》作为华语片中的经典,也并非无可挑剔。单看文本框架,说是狗尾续貂也不为过。

本来《甜蜜蜜》可以像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一样,通过港漂男女主角的爱情不完整的结果,让这段恋情成为银幕内外难以磨灭的回忆,和作为时代符号的同名歌曲也相得益彰。

可偏偏编剧岸西还要安排其他类型片的戏剧冲突套路续写剧情,后半段女主角爱上黑帮老大后一起跑路、男主角接未婚妻一同结婚打拼的故事线和前半段等长,不仅游离于母题,还险些破坏了影迷对男女主角的共情

而这样的创作问题也多少影响了包括但不限于《后来的我们》等同样跨时代、跨空间的爱情片。

好在尽管有结构上的桎梏,但《甜蜜蜜》在情感上的酝酿是之后的同类型华语片难以超越的。

尽管文本前后割裂,但人物的情感立场是从一而终的,无论是黎小军还是李翘,无论他们在香港还是在美国,经过生离死别,他们对自己爱过的一切始终难以释怀。

因为他们爱的并不只是彼此对方,还有彼此一起港漂的时候同甘共苦的日子。和“患难见真情”同理,有时候经过生活的磨砺,你可以更清楚地发现能与你同舟共济的TA。结尾的久别重逢,不仅是对险些跑题的后半段的补偿,也算是对男女主角的真挚情感的证明。

同样成就影片的还有导演陈可辛的用心


和人物情感一样从一而终的还有导演的视听表达,平实而细腻的镜头语言、烟火气的同期声贯穿全片,每一个生活细节都让人感到亲切。在这样纯真的氛围下,主角之间情感失真的概率就小了很多

另一方面,陈可辛对演员的管理也恰到好处。不说其他演员,张曼玉在此片之前已有多年不演电影,黎明也不是十足的演技派,杜可风也不是专业的演员,但陈可辛还是从扬长避短的方向引导演员,将黎明的内敛、张曼玉的率真、杜可风的洒脱及曾志伟的圆滑注入角色当中,让演员本真的一面和角色结合,这才凝结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如果说金曲IP电影是命题作文的话,那么《甜蜜蜜》相对于同名经典歌曲算是形不似但神似

影片并不一昧复古,也不一昧渲染爱情的浪漫,而是通过港漂人的爱情表达了主创陈可辛、岸西对于这首歌的理解和感受: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黎小军和李翘对生活的希冀、对爱情的追求永远都是那么单纯,就像歌曲中对于爱情的表达那般纯真。外界的干涉不但不会影响他们的信念,反而让他们的念想更加强烈。

他们并不是活在《甜蜜蜜》这首歌中的人,也不是因为《甜蜜蜜》而相爱的人,而是活得就像热爱《甜蜜蜜》这首歌的人——有着最纯真的情怀和最纯朴的梦想。

反观当下《栀子花开》《为你写诗》《大约在冬季》等片,除了同名,就连主创也是歌曲主创本人。但通过影片,我们实在看不出演唱者、曲(词)作者对歌曲本身的哪怕一分情怀。

这究竟是时代变了,他们拍不出影迷对电影的期待,还是对于歌曲来说,“听者有情,唱者无意”?

再进一步想,在将经典歌曲开发成电影IP之前,如果主创本身对歌曲没有多少心得,对歌曲本身谈不上热爱,他们又真的能成功地唤起观众关于歌曲的美好回忆乃至对电影的共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