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努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本報記者 索寒雪 北京報道

“我們原計劃找商會開具‘不可抗力證明書’,遞交客戶,但後來發現,客戶疫情比我們還嚴重,他們能完全理解訂單延誤的原因。”上海一家老牌外貿企業負責人陳華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還是在中國疫情之初,一個日本客戶打來電話詢問訂單是否會延期,陳華講解了當前的疫情,隨後,歐美客戶也打來電話或發電子郵件詢問訂單。

由於距離歐美比較遠,陳華擔憂客戶並不理解訂單延誤的原因。陳華的工廠在浙江嘉興和義烏,從1月10日近千名工人陸續放假開始,工廠停工已3個多月,隨著復工的號召,產能已恢復了一半。但是,上游企業沒有完全復工,因而依舊造成了訂單延誤。此時,地方貿促會紛紛表示,可以為出口企業開具“不可抗力證明書”。

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是指由中國貿促會及其授權的分、支會應申請人的申請,對與不可抗力有關的事實進行證明,出具後當事人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不履行、不完全履行和遲延履行合同的責任。

當陳華計劃遞交材料,開具“不可抗力證明書”時,發現客戶的態度緩和很多。“他們現在已經能夠理解中國的疫情了,因為他們的疫情比我們還嚴重。”陳華說。

原本他將面臨一系列複雜的合同問題,現在則到了最簡狀態。“其實,合同中關於不可抗力有很多很明確的內容,如果真的使用不可抗力證明書,後面會有很多爭議。”陳華表示。

由於疫情的形勢轉變,外貿形勢也發生了變化。有多個邊境口岸城市的黑龍江,2019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865.9億元人民幣。

“今年已經有超過50家企業前來開具了‘不可抗力證明’。”黑龍江省貿促會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

這些證明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也就是中國出現疫情的階段。隨後,情況發生了變化,主要外貿國家俄羅斯出現了疫情。

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全國貿促系統共計103家商事證明授權機構累計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6454件,涉及合同金額約6321億元人民幣。

記者在中國貿促會官網上了解到,今年2月開始,中國貿促會就開始對外開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中國貿促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需要遞交的文件包括:企業所在地政府、機構出具的證明,海陸空相關延運、延飛、取消等通知,出口貨物買賣合同、貨物訂艙協議、貨運代理協議、報關單等。

中國貿促會表示,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已得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政府、海關、商會和企業的認可,在域外具有較強的執行力。為幫助企業有效應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為企業提供更便捷服務,中國貿促會1月26日起對認證平臺進行改造,新增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的在線申請功能。此外,已有近千家企業向中國貿促會開展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的在線諮詢。

“資料遞交齊全後,正常工作日內,可以立即辦好。”前述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

“目前開具證明的企業多數為對外銷售的出口型企業,其中包括工業企業。”黑龍江省貿促會人士表示。

“疫情屬於不可抗力。”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企業可以通過商會開具‘不可抗力證明書’。”根據海關統計,1~2月份,以人民幣計,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分別下降9.6%、15.9%和2.4%。

4月10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表示:“從近期商務部對重點省市、各進出口商會和重點企業的摸底調研情況來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在手訂單取消或延期、新訂單簽約困難、物流運輸不暢等諸多問題。”

此外,中國加工貿易進口以中間品為主,佔加工貿易進口額的80%以上,主要來自亞洲周邊國家。“受疫情大流行的影響,相關國家零配件的供應能力明顯下降,影響到我國加工貿易增值再出口。”任鴻斌表示。

面對嚴峻的外貿形勢,國務院出臺了穩外貿的若干政策和措施,包括完善出口退稅、增加外貿信貸投放和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等舉措;增設跨境電商綜試區,支持加工貿易發展等。任鴻斌表示,這一套組合拳的目的在於,“努力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