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逝世30年,焦虑时代下再看太阳、河流、草原、大地、历史

海子曾说:"这一世纪和下一世纪的交替,在中国,须有一次伟大的诗歌行动和一首伟大的诗篇。这是我,一个中国当代诗人的梦想和愿望。"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出生日期一说1964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是农村孩子。自小母亲自教字,15岁便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也开始写诗,毕业后便在大学工作。

有人说,海子自杀是因为精神分裂;有人说,是他练气功,怪力乱神;也有人说,是他见了已婚初恋情人,受了打击⋯⋯在当个糊涂侦探前,或说说海子生前的二三事。

1989年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人走向了河北山海关的铁轨,他一袭白衣,静静地伏卧在铁轨上,等待呼啸而来的火车碾压过自己的身躯。

他的死,意味着诗歌神性的时代结束了。

在28年后的今天,几乎每个中国的青年学子都读过他的诗歌,却少有人知晓他的生平,了解那个诗歌被推上神坛的80年代。

他叫查海生。这个名字显得格外陌生。在诗歌的王国里,他还有一个名字,叫"海子"。

彼时的他,曾告诉中国的年轻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30年后依然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年那些为他的诗歌而痴迷的青年,如今已是双鬓微斑,而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25岁。

海子一生中有四段爱情,要数最深刻的一定是初恋情人女生B(海子给她的名字)。

女生B本是海子的学生。有次海子上课,着同学说出最喜欢的诗人及诗句,而女生B举手站起来,道:「我最爱的诗人是海子!」教室先是一片寂静,然后是哄堂大笑。

两人是怎样开始的?是男的先开口,还是女的一贯主动?诗人的爱情故事犹如诗歌一样隐晦,说穿了便失掉诗意似地,没有人知道详情是怎样的。只知道,那两年他快乐无比,写了很多首情诗。

而第二段恋情是P,是昌平工作时认识的,只有三个月的恋情;第三个则是一位四川姑娘,听说是比他大的「姐姐」,也令他写下为人所知的情话:「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第四为则是位已婚女作家,海子醉心她的才情,不惜长途跋涉的去找她。

这些年间,他写下很多情意绵绵的诗句:

你是我的/半截的诗/不许别人更改一个字

——《半截的诗》

我相信有人正慢慢地艰难地爱上我/别的人不会,除非是你

——《给你》

爱你,这是我所做的/最大的事情

——《北半球》

「 这是绝望的麦子

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

永远是这样

风后面是风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

1982年开始写,曾获北京大学第一届大奖特别奖、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海子的成名作是1984年创作的《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海子在创作初期受人,特别是的影响,形成了诗歌创作的方向之一""的创作。

这些长诗创作,虽然评论界对其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其宏深的文化背景、宏大的艺术结构,还是其鲜活的奇崛的语言,都显示了海子的诗歌天才,对于这些巨构的解读,将使海子杰出的现代诗人形象日益突显出来。但受到读者普遍欢迎的是海子的。海子一生大概创作短诗200余首,这些抒情短诗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最为触目惊心的是海子对生命存在的那种锥心泣血的体验和对太阳、河流、草原、大地、历史这些本原意象的痴迷。

在海子的诗里,有对珍贵的人间生活的眷恋,有对"幽深而神秘"的存在的沉思,有对爱情来临的幸福礼赞,也有对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凭吊。从1993年起,北大每年举行诗歌节,以纪念海子。2013年北大"未名诗歌节"不再举办。他常被引用的一句诗歌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被人们传诵得最多的诗篇,同时也是被人们误读得最多的一首诗。该诗曾被中国大陆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收录。现代诗之外,海子写于1987年的《汉俳》9首,不受行数字数等形式上的限制,是早期的代表作者之一,如第7首《风吹》:"茫茫水面上天鹅村庄神奇的门窗合上"。

海子最后文字:我自杀和任何人没有关系。

个人要求死,原因往往千丝万缕;但要生存,其实远比我们想像的简单,就是勇气,和愿意撑多一阵子的毅力。因为,或许只需要撑多一阵子,便能看到另一种选择:你的希望可以在脚下,你不一定要寄望于那触不到的明天。

海子遗下了诗句、数封遗书,也留下了无限的想像。有人便把当天的情节推敲并写了出来,算是给他的文字一个「结局」。

他们想像,海子当天把自己的住所打扫乾淨,把书和画都归类摆好,随身带了四本,分别是《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离开前,敲敲邻居家门,道:「我要走了。」便朝车站方向低头走去。西川母亲在路上看到他,却没有把他叫住。海子在外蹓躂了一天,第二天黄昏,他选择在路轨终其一生,在旁放着他叠好的毛衣与书,身上的遗书道:

我叫查海生,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的教师。我自杀和任何人没有关係。我以前的遗书全部算数。我的诗稿仍请交给《十月》的骆一禾。

海子的故事没有被改编成电影,但由韩寒编剧及执导的《后会无期》,则被认为是向诗人海子致敬。更多电影照片:

诗人已逝,只遗下感动人心文字,爱情是否他一生遗憾,始终无法印证;或他自身的故事,便是遗憾。我纵不能体验他的痛苦,但生命中只要「捱」一阵子,再「捱」多一阵子,或许你走到看到下个车站,便会看到真正的「春暖花开」?

纪念先生周年。我虽学不来先生洒脱选择了苟且,然而我会忠诚信仰并坚定的选择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