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佳片《心迷宫》小成本的农村悬疑片,蕴含优质电影的内核

《心迷宫》是忻钰坤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品,尽管在小成本限制下影片略显粗糙,但是

错综复杂的案件所折射出来的人性面目,依然带给观众惊喜。

以非线性故事展现荒诞的案件

电影的剧本很成功,非线性故事下多个人物同时推进,剧情丰富不杂乱,刚看时可能对时间线略有疑惑,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导演也伴随着剧情的深入开始逐渐解惑。

推理不是影片的主要任务,导演想通过一具尸体来揭开笼罩复杂人性的面纱。

将故事按时间发展顺序重新捋顺剧情:

第一天:夜晚,王宝山与陈自立的妻子丽琴偷情。保山回家的路上在大壮的卖店买了一包烟,大壮正好看到往村子山路走的黄欢。黄欢把肖宗耀约到村口的山里,骗肖宗耀自己怀孕,想用这种方法和肖宗耀结婚,这一消息碰巧被回村的白虎听到,白虎借此威胁肖宗耀,两人在争执的过程中,白虎跌倒,头部磕到石头死亡。这一幕碰巧被喝完酒回村的村长看到,村长正是肖宗耀的父亲,在看到儿子逃走后,他放火烧毁犯罪现场,企图伪造成白虎喝醉自己点燃荒山烧死自己的假象。

第二天:村里,村民提前发现了被火烧焦的尸体,黄欢的家人误以为尸体是一夜未归的黄欢,并殴打了怀疑对象保山,这打乱了村长原本的计划。随后村民又在尸体边看到了白虎偷走的陈自立的身份证,认为死者是丽琴的丈夫。大壮是丽琴的爱慕者,得知陈自立死的消息后主动帮丽琴张罗陈自立的葬礼。而在白虎的哥哥家,一群讨债的人找上门要求白虎还债,并威胁白虎大哥。镇上,肖、黄二人藏在小旅馆后,肖宗耀开始联系朋友借钱,准备买票逃到外地,但是他发现此前偷走父亲的奖章不见踪影,怀疑掉落在犯罪现场。

第三天:村里,大壮去镇上购买葬礼需要置办的物件,回村的路上遇到陈自立,大壮想动手杀掉陈,却没有下去手,但是陈自立却在上厕所的时候自己不小心坠崖而亡。镇上,肖宗耀外出找朋友借钱,黄欢发现自己生理期到了,偷偷跑去商店买卫生巾,正巧碰到来镇上取孕检报告的王保山,保山告知黄欢自己的父母着急生病了。

第四天:葬礼开始前,丽琴接到派出所电话,确认了陈自立真正的尸体。白虎哥哥上门找村长,想要借尸体向讨债者证明自己的弟弟已死。

第五天:肖宗耀回村准备自首,路上正巧碰到白虎的送葬队,得知白虎是自己烧死,心中疑虑。讨债者确信白虎死亡后,白家认为棺材里的死者不是自家人,所以没有挖坑填埋,村长失神站在棺材旁,这时他看见前来寻找奖章的儿子肖宗耀。

最后结局,肖家父子二人自首。

以非线性叙事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作为观众,能够以上帝视角看到同一时空下各怀心思的人物不同的反应和选择:有的人护子心切失去准则、有的人犯下错误又不敢承担责任、出了问题焦头烂额彻夜难眠……

以一个全面的视角看众人,才更能感受到那份复杂和真实。

在神灵面前表现善,在人面前尽显恶

电影的讽刺意味做得很足,导演没有刻意安排搞笑的场景,但是通篇充满荒诞讽刺,最明显的是片中多次出现烧香拜神的场景。

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烧香拜神的习俗依然被广泛延续。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崇拜和信仰,将自己的心愿寄托于神灵,把自己心中最深的恐惧和最不愿与人诉说的秘密,全部借助点燃的香火,在闭眼冥想参拜中,一遍一遍地向神灵道出,他们把这种行为看做一种寄予期待的神圣的委托。

在影片多处出现烧香拜神的片段,包括:肖宗耀的妈妈烧香拜神,并为儿子求了一个护身符;丽琴得知丈夫“陈自力”(此时真正的尸体是白虎)的死讯,现在屋内神位点上三炷香,拜完神后开始披麻戴孝;大壮在见到陈自力坠崖之后回到家中,慌慌张张地烧香拜神;帮儿子处理尸体的村长,半夜回到家中也向供奉的神像拜上一拜;身体有病的白虎,早前也亲自去到庙里,烧香祈求,还在功德箱里捐款。

肖母祈祷儿子在外一切平安,家庭和睦;丽琴希望人生能得自由幸福,彻底摆脱陈自立的阴霾;大壮向神灵忏悔自己曾举起砖头的邪恶,希望能和丽琴有个好结果;村长一面忏悔,一面盘算后面处理尸体的计划;白虎祈祷身体健康,实现发财梦......

香火缭绕间,所有人的诉说都是虔诚的:想要洗涤罪恶,想要净化心灵,期待美好的未来。

但是脱离香火之后,就没有了香火营造的神明的氛围。人面对的不再是神而是人,就开始显现人本来的面目,人性的复杂也开始体现:有的人因为多疑而用谎言诓骗别人,有的人不敢承担责任而选择逃离,有的人见利忘义威胁别人,有的人为了包庇亲人选择犯下更大的错……

对比直白又强烈。

似乎在很多人心里,烧香拜佛只是一种神圣的形式,而它具体如何神圣、代表什么,可能他们自己心里也说不清道不明。

在很多人心里,信仰似乎更像一种自欺欺人的人性本善的修饰。他们的法律意识并不强烈,并且坚信神明其实并不存在这个世界,一所以切行事都变得肆无忌惮。

内心没有道德的约束,顾不得那么多向善的准则,在偏远的角落,企图靠自己的伎俩掩盖法律的制裁。

或许,当他们参拜神灵时,脑袋里的念头只有一个,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许愿一定要成真,如果方式不当,只有不被发现就好。

划开火柴,点燃香火,双膝跪地,双手合十。

在神灵面前说尽好话,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要遵从本心,对人性做自我选择。

关于人性的众生相

一具尸体引发的连环事件,看似是一场误会引起的闹剧,实则是借着黑色荒诞放大了众生复杂的人性。

比剧情更有意思的,是人物本身,复杂的案件实际是对复杂的人性的折射。

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着复杂纠结的人性特点。

黄欢:对肖宗耀的感情不自信,想以假怀孕达到结婚的目的。误杀事件发生后,肖宗耀找不到父亲的奖章而怀疑留下物证,后来黄欢在收拾床铺的时候看到了,但是她隐瞒了实情,在最后业没有正面还给他,一如她没有告知他假怀孕的事实。

肖宗耀:一面反抗父权一面又心存畏惧。他不满足父亲对他人生的安排,但是做了违背父亲意志的事首先担心父亲知道会怎样责骂自己,闹出人命后第一时间想要逃离,但是又会挂念家中的父母。

肖父:既是肖宗耀的爸爸又是一村之长,从他挂满了的奖章可以看出,他作为村长尽职尽责,是一个讲原则、坚守信仰的人。但是在他发现儿子误杀白虎后,个人的私心战胜理智,他选择帮儿子掩盖罪行而不是劝孩子自首。

白虎:村子里有名的混混,不认真工作好赌钱,偏爱靠歪门邪道捞钱花,欠了一屁股债。但是他在走进神庙参拜时,依然神情严肃,无比虔诚。

丽琴:长期处于被丈夫家暴的恐慌,在丈夫死亡、与王宝山的地下情被曝光后,丽琴开始向爱慕她的大壮示好。但是在怀疑大壮是杀人凶手后,丽琴没有给大壮一个解释的机会直接与他断绝来往。

一个原本简单的案件因为每个人的心怀鬼胎变得错综复杂。

说到底,案件易解,人心难解。

人性很复杂,不能简单用善恶、好坏来评价。

电影最终让我们从关注案件回归到关注人性本身。

欲望似乎是每个人难以绕开的瓶颈,埋藏于心底最深处的秘密注定每个人都无法做到坦坦荡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每个人因为自己的小心思开始做选择,事件就会因为每个人的小心思不断衍变、错乱。

导演利用案件造出一个多面镜,折射出复杂多面的人心。这种复杂性是一种折磨,很多人因此变得更加焦灼、困于其中,就像理不清线索逃不出去的迷宫。

如果能够破解人心中弯弯绕绕的小心思,抵达人心迷宫的最深处,那么折射出复杂的案件也能够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