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后成绩为何“断崖式”下滑,3大关键因素,做好这些可扭转

很多初中的学生成绩非常棒,他们往往是班级的前几名,甚至在全校都名列前茅。可是到了高中之后成绩直线下滑,成为班级的垫底。

而有的同学初中的时候成绩一般,但是到了高中尤其是后半段成绩却迅速上升,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有很多家长始终不明白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大部分家长以为孩子到了高中之后,因为不愿意学习,天天玩儿,自主学习能力差导致的。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方面,下面李老师就高中和初中学习情况做一个对比,帮助大家解惑。

一、初、高中所学知识关联大不大?

初中所学的科目一般包括语、数、英,政、史、地,物理、化学、生物。其实到了高中阶段学习的科目也基本是这些,变化不大。也就是说,单从所学的科目上来讲,并没有增加太多的新科目。

那么初中所学的各科内容到了高中阶段难度增大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数学还是其他学科,到了高中阶段的难度肯定要比初中大不少。这主要跟不同阶段学习内容的设计有关系。

初中仍然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但高中阶段就不是了,高中的价值实际上就是为后面考大学进行人才选拔做准备的,所以相对来说初中各科的知识篇基础性难度比较小。而高中阶段的知识是为了选拔人才进入大学而设计的,所以难度肯定会大不少。

初中所学的内容到了高中阶段跨度非常大,甚至有的同学感觉初中所打下的基础对高中来讲等于零,似乎没有一点关联。这样说并不是夸大高中知识的难度,事实情况确实基本如此。初高中知识联系紧密的学科比较少,比如地理学科,初中所学的内容到高中会进一步细化加深,所以到了高一阶段可能还会学部分初中地理知识。但是,其他学科关联性就小多了。

二、到了高中成绩断崖式下跌的原因

很多初中的佼佼者到了高一学年,不用一个学期成绩就可能会出现直线下滑,这让不少家长感到十分愤怒和不解。有的父母就责备是老师和学校的原因,好好的孩子到了高中老师没有给教好,大部分的父母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的。

作为一个在一线教学15年的老教师,每年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其实我发现他们之所以成绩出现断崖式下滑主要跟自身有因素关系。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1、认识不足

很多初中成绩非常棒的同学在踏入普通高中甚至是重点高中学校的那一刻,心情是比较兴奋的。但是对于如何开启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认识却是不足的。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初中如何学,那么到了高中继续这样学,因为他们从以前的学习方式中获得了回报。

这一点是最致命的。这就造成了很多初中的佼佼者们,把原来学习初中知识的那一套方式、方法直接搬到了高中阶段。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因为原来那一套到了高中阶段居然基本不适用了。

2、转变太慢

到了高中阶段,其实就如同一个人开车行驶到到了一个拐弯处,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车速行驶,而不是减速,有可能导致侧翻,或者发生其他交通事故。

很多学生其实就是到了高中的拐角处而没有调整速度,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这就出现了各种不适应,比如突然感觉难度变大了,或者老师讲课太快,跟不上,再或者每天作业量太大,完不成作业等等。

3、不会学习

如果说在初中阶段靠自己耍点小聪明,平时不怎么学习,最后考试之前突击一下就可以考个90分,那么这样的态度到了高中基本上会被其他同学甩开几条街。

初中学习基本上不怎么需要太多学习方法,大部分都比较基础,跟着老师好好听课,下课多巩固一下,背背记记一般问题不大。但是到了高中你会发现,即使认真听,也听懂了,但是依然不会做题。

勤奋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是提高成绩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勤奋的同学大有人在,但是不出成绩的也大有人在。

三、初中成绩一般高中能否逆袭?

在李老师看来,以往有很多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到了高中阶段进步却非常大。当然,也有更多中考成绩好到了高中依然能保持的学生,但是我发现,中考成绩比较好,到了高中一开始还能坚持住,越往后成绩越不稳定。

我把这样的学生称为“拼命学”类型,这部分学生由于非常刻苦,在初中就是靠这种勤奋弥补了其它不足,最终考进高中学校。但是,到了高中,这些学生没有后劲了,他们的“潜力”在初中被“榨干”了。加上高中学习的难度大增,这些学生基本上很难再续辉煌。

反观那些平时“玩着学”,但是也考上高中的同学,他们由于保留了不少后劲,到了高中阶段一开始也许不行,但是越是到后期,这些家伙能力越明显,后劲非常大,成绩不断攀升。

所以,初中成绩不好,高中只要端正态度,跟着老师节拍走,及时做好笔记,反复消化,理解,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这样后面很有可能反超其它同学。

当然,那些已经非常勤奋的同学也不用灰心,高考毕竟大部分考基础知识,只要不放弃,肯坚持,敢刷题,将来考个大学问题应该不大。

没有谁总会一帆风顺,这个世界永远不变的东西就是“变”,所以,同学们永远不要害怕变化,要学会拥抱变化,在每次变化的重要节点上,学会减速,学会适应,学会调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是一名合格的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