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难过”吗?什么让你“难过”?

◆“难过”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对于我们来讲,一提到难过人人都经历过。下面六种现象,你是否感受到“难过”?

其一,被不问缘由大训一顿。出了事、遇到事,只要以往发现一次跟你有关系,就会被大训一顿,根本不听你的任何解释与申辩。

其二,被夸大其辞大吵一顿。工作中遇有一点小问题,你被说成没心、没肺、没肝,不尊重领导,上纲上线扣帽子。

其三,被阴阳怪气羞辱一顿。总有些人以讽刺挖苦别人为乐,在单位你也碰到过。

其四,被笑里藏刀讽刺一顿。朋友一起出来玩,有人说你唱的歌“好听”死了!但求你不要再污染我们纯洁的心灵了等等。

其五,被他人白眼挖苦一顿。工作生活中,让对方不高兴时,也不跟你说话,就给眼色看,把鄙视、厌恶与不满全部对你表露出来。

其六,被他人排斥冷落一顿。别人在自己身后嘀嘀咕咕、指指点点,要不碰着了掉头就走,不理不睬,被人排斥和冷落等等。

我想,以上种种现象无论发生在谁身上都会让人难过一阵子。但量变容易引起质变,如果这些现象总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或者多次发生在一个人身上,难过的次数一多,时间一长,那势必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也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难过”对我们危害有多大

第一,容易形成负面心理。这一点对我们大家来讲,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有的甚至还很多还很深。我们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总在受刺激和受伤害的环境中成长,那他的心理就会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压抑,形成心理阴影,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再遇有情况就会紧张不安,或者干脆就害怕与人接触,怕再次受到伤害。

第二,容易导致亲友之间反目。次数少点没有人注意,次数一多自然就会上心,尤其是对那些特别重视别人怎么看自己的人,遇到伤害自己的问题和事情,更是难以接受。不但对嘲笑他的人生气,刺激他的人生气,更重要的是由此会带来亲友之间的矛盾。

第三,容易造成永远的伤痛。我们总能在新闻中看到一些伤害甚至是杀人案件,这里有很多都是因为亲友、同事的刺激与玩笑带给犯罪嫌疑人的伤害,使自尊心极强的他(她),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同时他(她)也选择了一条人生的不归路。这种结果对于他本人、朋友及家庭的伤害小吗?难道这不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吗? 那么,我们都远离难过呢?

◆让每一个人都远离“难过”

一是要在加强个人修养中增进亲友情谊。俗话说“没有舌头不碰腮的”,“世间万物没有十全十美的”,亲友、同事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小误会也都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得承认人性的弱点和个体的缺点,我们所讲的加强个人修养,其实就是遇事首先要想自己的不是,主动承担责任,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他故意做的还是无意造成的;即使别人错怪你的时候,也要豁达一些,不要钻牛角。清朝一位叫张英的宰相教育家人礼让三分的故事,他在回复家人告状的书信中写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讲的就是要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的美德,“六尺巷”的故事也因此被后人传为美谈,所以,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加强自身修养,都能跳出个人得失恩怨的小圈子,就会心底无私天地宽,成为一个真正远离“难过”的人。

二是要学会关爱他人。于丹在《〈庄子〉心得》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使者考察天堂和地狱。他下到地狱的时候发现,被罚到这里来的人,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都像饿死鬼一样,每天非常痛苦。地狱里不给他们吃的吗?不,有吃的,问题是给他们手里的勺子太难用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一米长的勺子,尽管勺子里面装满了食物,但怎么也放不到自己嘴里。地狱里的人越想吃到东西,内心就越受煎熬,面黄肌瘦。

这个使者又来到天堂。他看到每一个人都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觉得天堂的日子太好了!但是,当他看到一个现象后,大吃了一惊。原来,天堂里的人吃的食物和用的勺子,竟然跟地狱里没有丝毫差别。为什么天堂里的人能够那么和美欢畅呢?细心的使者最终发现了这个奥秘,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把勺子互相喂别人食物,而地狱里的人用长把勺子往自己的嘴里喂食物,所以永远挨饿。其实,我们手中可能都拿着一米长的大勺子,这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你必须接受的一种规则或是社会的法则。

讲一个故事:杰克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了一年,经常受到老板的批评。有一天实在忍不住的他,忿忿地对朋友说要辞职不干,朋友建议他先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工作,把公司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再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杰克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一改往日的散漫习惯,开始认认真真地工作起来,甚至下班之后,还常常留在办公室里研究文书。一年之后,那位朋友问他辞没辞职时,他说不想辞了,老板对他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又升职、又加薪。

其实,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难免有失误,当自己的错误被别人碎碎念,那就诚肯地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帮助,并加以改正。即使批评得不对,也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认为是跟自己过不去;要有听得进不正确批评的宽阔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