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兵团的王牌军,解放贵阳活捉宋希濂,军长却只授了大校军衔

在第五兵团的三个军中,毫无疑问,第十六军才是整个兵团的王牌主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十六军的前身是杨勇的第一纵队,这是兵团司令员杨勇一手带出来的部队。

第五兵团成立后,杨勇担任兵团司令员,由原来的第一纵队副司令员、杨勇的爱将尹先炳担任首任军长。虽然这个军长的名气不是很大,军衔就更低了。

但是,在解放大西南的战役中,第十六军可是一路斩将夺关,唱主角的。它的第一个任务是解放贵州。第十六军根据兵团司令部的指示,大迂回穿插到了贵州东部。

在这里,第十六军遇到了一个险关,鹅翅膀,听听这名字。两山耸立,犹如天鹅的两个翅膀,从中而过,简直插翅难飞。敌军在这里布置了重兵防守。如果夺关?军长尹先炳认为一面正面强攻,另一面必须侧面迂回。

刚开始,部队从南面迂回,却没有找到突破口,然后又在老乡的带领下,从北面迂回,打开了突破口。侧面突袭成功,尹先炳命令正面加强进攻,两面夹击,终于拿下了鹅翅膀。

拿下了这处险关,贵阳已经无限可守。果然,贵阳守军何绍周撤离了贵阳,第十六军可谓是兵不血刃占领了省会贵阳。解放了一个省会,这是尹先炳的大功一件。

尹先炳还没有喘口气,杨勇的指令又来了,火速西进,参加入川作战。当时西南一带,有国民党两个主力集团,一个是胡宗南集团,另一个就是宋希濂集团。宋希濂集团被解放军打得节节败退。

上峰指示第十六军,要堵住宋希濂的退路,不能让他跑了。尹先炳迅速行动,再次大迂回,接连占领了叙永、乐山和峨眉等地,切断了敌军的逃跑之路。

尹先炳命令全军全力围歼宋希濂部。宋希濂拼命逃窜,却在大渡河畔陷入重围。宋希濂拔枪要自杀,却被部下拦截,最终做了第十六军的俘虏。这当然是尹先炳的又一个大功劳。

那么,尹先炳后来被授予什么军衔呢?大校。在解放军的军长中,他应该是军衔最低的一个。尹先炳是湖北汉川人,15岁参加红军,是一位老革命了。

(后排左三尹先炳,左四苏振华,左五杨勇)

抗日战争时期,尹先炳也是八路军的旅长,只不过不是最开始的那六个主力旅,他担任的是后来组建的新编第11旅旅长。大名鼎鼎的国防部长秦基伟当时是他的副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尹先炳又是冲锋在前,屡立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马不停蹄奔赴朝鲜战场。以他的资历和功劳,完全可以授中将。可惜由于个人原因,最终只授了大校军衔。

1983年,尹先炳因突发脑溢血而病逝,享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