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不“起舞”,就是对生命的辜负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竞争异常激烈,无论工作、生活还是家庭,人们都必然要面临一定的压力。有压力不见得是坏事,它是人们保持生命的动力。但如今,不少懒惰者往往喜欢以压力为借口,但凡有些许不如意,就高喊着“压力山大”,将手头上所有的事情不负责任地抛到一边。懒惰虽然能让我们一时安逸,但长久下去,却会摧毁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甜蜜。没有压力,人就会变得不思进取,日渐懒惰,这可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辜负。

钥匙越用越闪亮,若长久锁在抽屉里,就容易生锈。


不经常动脑,大脑就会像生锈的机器一样,等你想再使用它的时候,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人人都知道牛顿是发现万有引力的伟人,但很少有人知道,晚年时候的牛顿,由于受到各种荣耀和声誉的影响,在懒惰和安逸中碌碌无为。

1705年,牛顿被安妮女王封为贵族。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晚年的牛顿身披各种荣耀,不但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同时还不定期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造币厂厂长。有了权势的牛顿,逐渐疏远科学事业,在伦敦过着富丽堂皇的生活。

不但如此,他甚至开始了神学的研究,否定哲学的指导和启迪作用。当他遇到连自己都难以解释的天文学时,就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逻论,再也没有伟大的科学发现。懒惰就像毒药一样,会将人的意志与创造力消耗殆尽,会把一个很有潜力的天才变成一个庸人。这并不是笑谈,牛顿的例子是有科学依据的。一般来说,懒惰的人往往缺乏自控力,放纵地享尽口福,过量地从美味佳肴中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而体力消耗几乎降到了最低限度,这造成营养过剩,使脂肪堆积在身体内,导致体态肥胖,以至于出现气喘吁吁、虚汗淋淋的症状。

人的大脑是用进废退。经常用脑的人,能使大脑增加释放脑啡肽等特殊生化物质,脑内的核糖核酸含量比普通人的水平也要高出很多,而这些就是“记忆分子”。那些不爱动脑的人,脑啡肽及脑内核糖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水平就会降低。长此以往,大脑思维及智能就会迟钝,分析判断能力就会降低,从而造成反应迟钝、懒散健忘。

压力是不断鞭策人前进的动力,是远离懒惰的良方。

人只有在一定的压力鞭策之下,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当然,过分的操劳确实于健康有害,尤其是近年来各种“过劳死”的新闻报道着实令人心惊。但这并不意味着压力就是有害的东西,在可承受范围内的压力反而对我们很有益处。就像锻炼身体一样,适当的锻炼可以让你加在肌肉上的压力变大,但随着压力的变大,肌肉也会变得越来越硬,骨骼的承受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心脏也是如此,运动所带来的心跳加速,加强了对心脏的锻炼,也能使人始终保持健康。

可以说,压力是作用在我们身上促使我们成长的外力,能让我们远离懒惰。只有通过挑战、冒险和困难,我们才能成长起来。因此,别被懒惰消耗了人生,别因懒惰慢待了生命,不要再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了,战胜懒惰,生活才能重拾激情,重拾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