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就快过去,让我们来告别吧——席慕蓉《渡口》赏读

经过中考、高考的洗礼,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依依惜别,踌躇满志念念不舍,泪眼朦胧……告别的方式、心情各有不同,来看看席慕蓉怎么写送别。

全诗没有悲悲切切,也没有豪言壮语,而是淡雅的、看似平常实却惆怅的送别。虽然内心充满难舍之情,却又将情绪深深埋在心里。

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开篇描绘了正在送别的场面,友人不舍放开作者的手,可是汽笛已经响起,所以作者从友人手中“轻轻抽出”自己的手。这里没有西方的那种夸张的拥别,而是握手这种中国传统的礼节。抽出手并不是自己很绝情,而是“思念从此生根”。下一句写景,天气很好,但是因为送别的心情,山川都跟着“庄严、温柔”。典型的

以景托情。

第二节继续描绘送别的心情,“华年”停顿,时间停止吧,停在这一刻,我们将永远不再分离。难过之情溢于言表,但为了让友人安心离开,表面云淡风轻,热泪却“在心中汇成河流”。

第三节,汽笛又响了,分别在即,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想送你点什么,却发现因为友人要离开,心情低落,匆忙中连束花都没买,只好把祝福相送,“祝福别在襟上吧”,低头便可见我的情谊。分别是必然的了,“明日又隔天涯”。但我的祝福却常在

渡口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

浮云白日 山川庄严温柔

让我与你握别

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华年从此停顿

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席慕蓉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出生四川,童年在香港度过,成长在台湾。其外婆孛儿只斤光濂公主,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朗读者:小鸭,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学习播音主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