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许吉如遭淘汰:赢的难看不如输得精彩

2019年的《奇葩说》开播以来,关注度跟往年一样高,其实关注度最高的“奇葩”当属

许吉如。

从高光出场到几次战败出场均被救回到最后依然被淘汰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

从导师最爱到惨遭淘汰

要说《奇葩说》一开始最受关注的“黑马”,当属许吉如。

顶着清华、哈佛名校的光环,长得比很多女明星还要漂亮,明明可以靠颜值,可是人家还是非要靠才华!说的就是许吉如了吧?

《奇葩说》才播了两集,就能看得出这么有才颜值又高的美女学霸多么有导师缘了,《奇葩说》的导师个个都才华卓绝,当然看重许吉如这个顶着众多光环而且现场表现超有水平的美女学霸了。

许吉如在一出场跟师兄杨奇涵的较量就很夺目,几乎就要胜出,但最后关头输给了杨奇涵的“感情牌”。

导师都很惋惜,“壮士留步”留下了她。

在1/2生存战中,薛教授原本准备把手中的1道杠加给许吉如,但是后来3位导师意见无法统一,最后协商的结果是:都把手中的一道杠交给他们选出的“长老”蔡康永,由蔡康永来决定这三张杠怎么用,后来蔡康永作主把这三道杠拿出来救回了小黑,但是薛教授仍然把自己的《经济学讲义》送给许吉如,来表达对她的喜爱之情。

后来导师指定队长的时候,薛教授也毫不犹豫地选了新人许吉如。

导师大秀中,薛教授建议许吉如结辩,再次肯定她的能力。

在第五期中许吉如遭到淘汰的时候,罗振宇在这个时候还把自己队的“保命卡”送给了对手薛兆丰队,期待能救回许吉如。

这么受导师欢迎的人,几次失败,都被导师“救回”,但最终还是惨遭淘汰。为什么?


“吃相难看”败光观众缘

说一说许吉如败的最惨的地方在哪里?

正是她在第二次被淘汰时,罗振宇因爱才而给她的“救命卡”惹的祸,正是这张卡,彻底败光了许吉如的观众缘。

这个卡可以让许吉如有一次和对方选手PK的权利,如果赢了就不用被淘汰,对手队伍将淘汰一人。

许吉如在对手队伍中挑战对手时,不挑跟自己实力相当的曾代表哈佛耶鲁大学联队参加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获得冠军的老奇葩庞颖,而是选了对手队伍中唯一的新奇葩、看起来最弱的胡老师。

这个动作意味着:你已经快死了,对手出手相救,你爬起来后,却要置对手于死地!

所以很多网友评价:许吉如吃相太难看。

《乐队的夏天》中新裤子主唱彭磊在1V1挑对手时跟自己的对友说:不能挑你觉得比你弱的。而 Click#15的主唱Ricky也说:我就想挑战最强的。

面孔乐队挑战排名第二的痛仰乐队,是因为他们认为:“痛仰他们已经到前5名了,所以对他们来说挑战应该不是问题,我们觉得我们这样,会给别的乐队机会。

不欺弱者,那样太没风度,赢了自己都觉得没意思;挑战最强的,不在意输赢,在于突破自己的勇气!挑战最强的,还能给别的乐队赢的机会。

连我的同事美女小王老师都觉得《乐队的夏天》好看是因为这些乐队的“摇滚精神”:真诚、包容、爱与自由。

许吉如“专捏软柿子”的行为连蔡康永都看不下去了,他举手向奇葩说发出了抗议。

蔡康永的抗议无效,但是许吉如的“软柿子”也没捏成,最后以10票对85票败给了胡老师。

很多说“许吉如吃相难看”的朋友估计看到这儿会非常痛快,你吃相难看不也还是失败了!

很多网友说,许吉如在跟胡老师对决时,实力是差不多的,再怎么也不至于只得10票,但是观众在投票时,用行动表达了对许吉如的“吃相难看”的不满和厌恶。

可是如果“吃相难看”的许吉如在这一轮胜出了呢?

本来观众缘和选手缘都很差的许吉如在奇葩说的日子可能更不好过,要知道一开始选队友的时候,别的队都快满员了,都没人愿意跟着她和薛教授。

不客气的说,她这一队,都是别的导师挑剩下的。

所以许吉如的失败,好像是注定了的。

许吉如的失败,是败给了她的“学霸”心态

蔡康永一开始就说过,在奇葩说,输赢并不重要,输得精彩远比赢更有意义。

所以在奇葩说,你会看到老奇葩惨遭对手碾压的时候,那种心服口服的赞美,他们不由自主的为对手竖起大拇指,甚至大声喝彩!

但是许吉如面对对手的精彩表现,她的脸是僵硬的、痛苦的。

这一点在整个比赛中特别明显。

她无法欣赏别人、成就别人,也无法向对手学习,一旦没有发挥出色,没有争到第一的时候,都没有力气去做完本该做的工作,第五场的结辩都瘫在椅子上连话都不想说,只能让队友去完成。

有人说,是“学霸心态”害了许吉如。

会发自内心地为碾压自己的对手竖起大姆指的老奇葩们的心态是:我自己很好,当我发现你比我更好的时候,我会发自内心的欣赏、赞叹,并向你学习,最后我们一起变好,而很多学霸的心态是“只争第一”的意思是:我没有你好,我就输了!

“只争第一”,其实是容不下别人,不允许别人比自己更出色,更优秀。

我只能是第一!第一只可能是我的,不可以是别人的。

这种心态其实是很可怕的,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永恒的“第一”,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且事物永远处在变化之中。

比如你是学霸,但你只能是局部的学霸,把你放在更大的世界,你还可能是学霸吗?

如果不是了,你会怎么办?

某著名高校有一年新生入学不久,就有一个学生跳楼自杀了。

自杀的原因就是受不了自己不再是学霸了。

原来这个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一直是高中时的学校的第一,尤其是数学,从来没有人能超越他。

然而刚上大学的第一次数学考试,他竟然成为了班上的最后一名!

这个学生在得知分数和排名的当天便自杀了。

你是高中校的第一,但是别的学生也是他们高中校的第一,这么多“第一”在一起排名,总得有一个最后一名的“第一”吧?那谁该当这个最后一名的“第一”呢?

每个人都是有局限性的,你今天获得第一,明天不见得还能获得第一,你数学获得第一,语文和外语就不见得也是第一。

如果知道并接受这个世界的局限性,你就会宽容得多,你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会接纳自己的不好的地方,也会接受别人比自己好的地方。

但是如果你只能当第一,你也限制了你自己的进步,因为你就是第一了,你还怎么向别人学习和进步呢?

如果别人比你强,你不仅不会欣赏,还会恨比你强的人!

只争第一,限制了你成长与成功的脚步

现在的公司在录取新人时,往往会进行小组测试,就是把你放进一个组中,看你的表现,看你是否有跟别人合作的能力?

如果你在组中的表现是“只争第一”,那你会被淘汰,而如果你会在组中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那么你很有可能是未来的领导者。

所以很多厉害的人厉害之处根本不是他本人有多厉害,而是他会成就别人,而不是跟别人争第一。

马云不会跟员工比谁的能力更强,而是给员工和消费者搭建更大更有利的平台。

詹青云在得不到她想要的奇葩时会释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都会属于我。

黄执中在“救猫还是救画”中辩论时说:你在看到眼前的猫在哀嚎时,你是否想到远方的哭声?而远方的哭声就是世界的文明!

同为学霸的庞颖说:这一次我来奇葩说,就是来辅助詹青云的,我要帮她拿到BBking。

而“只争第一”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而看不到更大更长远的目标,更不会想到来成全别人。

这种“只争第一”的心态,反而让她无法接受自己的局限,更无法向别人学习、跟别人合作,无法让自己获得成长与成功,而且因为不擅于跟别人合作、不能成全别人而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成全,反而堵住了自己前进的道路。

好在许吉如还年轻,摔倒了还可以再爬起来,年轻的时候摔倒了,还能有力量爬起来。

愿她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放下必争第一的心态,接纳自己的不足、也能接纳别人、成全别人。

在学习阶段,“只争第一”是一个很正常的对自己的要求。

但是在职场中,“只争第一”很有可能是一个危险的想法,它会限制你认同自己和他人,将你孤立在你自己的思维定势里而限制了你的发展、成长和进步。如果你在工作单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也许说明你可以到更好的地方。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欣赏他人、成全他人,也才能成全自己。

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