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迁居”新环境,老人的身心怎么照顾?

家有老人是个宝,你知道该怎么贴心照顾吗?

故事1:

小王的爸妈大半辈子生活在连江,靠海而居,见惯了大海、大山,住惯了独栋的房子。前段时间,因为要做体检,二老从老家来到福州。在儿子家里住了两天,才住下就把家里"改造"了一翻。

第一天二老觉得门锁不够安全,硬让儿子加了把插销;第二天,觉得客厅太窄了,把茶几、沙发像叠罗汉似的一个个垒起,然后用屏风挡成了一个"小杂货间";第三天,依旧住不习惯的老两口,觉得哪儿都挤,哪儿都让那个他们紧张,体检完就赶着车回老家了。

"看着家里的变化,尤其是哪个'小杂货间',我俩哭笑不得"。小王夫妇笑着说完之后,又有些苦恼:"这以后有了孩子,他们上来帮忙的话,还是不习惯,咋办?"

故事2:

暑期到来,孙阿姨到女儿家照顾外孙。不到一星期,女儿就发现妈妈脸色蜡黄、十余不佳、精神不振,还有些情绪不对。趁着周末待妈妈出去添置衣物,女儿问妈妈是不是住不惯,没睡好,还是孩子太调皮让她受气了?

孙阿姨的回答,让女儿觉得自己太粗心了。原来徐那一不习惯坐式马桶,已经有好几天没有排便了。可又不想女儿女婿因为自己习惯的问题,大动干戈地改变家居环境,所以一直憋在心里。

在不熟悉的环境下,老人身心健康容易受到影响,会出现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璐姐提醒,这时,应从心里层面增加对老人的关心,也可从生活细节、家居环境的改变上入手,让老人更舒心,让家庭关系更和谐。

璐姐支招1: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不同成长环境下,人的性格,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反映方式都不同。儿女应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充分体会到父母的感受。如当故事1中的小王夫妇认识到,父母是从海边地大民居住到套房中难免觉得压抑,就能理解父母"改造"家居环境的行为了。

其次,在与父母相处时,儿女应用心观察他们的行为变化。人都会通过行为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内心感受。如他们觉得空间狭窄,可能会不停地走动或想往外走;觉得光线不够,可能会时不时地抬头看灯;吃不惯的饭菜,饭量就会比平时少;觉得周围太吵,会眉头锦州或远离声源,等等。

"人都习惯自己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处事,往往不容易觉得自己的情绪变化。当感受到父母的行为有变化时,儿女一是可以多问问父母的感受,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借以疏导父母的不良情绪。

二是可以在父母还未来之前提前和父母沟通好,有什么需求,适当按照父母需求做一些环境的调整,如进门放置换鞋凳,进门处的照明应尽量明亮,父母房间设置夜灯模式,以便起夜。对一些腿脚不灵便的老人,在厕所等重要区域加装不锈钢把手,淋浴区注意防滑处理等等,都是很有必要的一些改造。提前做好了这些准备,会有效降低父母刚来的不适感。

璐姐支招2:

细微处入手,让老人舒心

饮食起居、家居环境与老人身心健康密切联系。璐姐建议,尽量"还原"老人常居的生活环境入手。

饮食方面:老人如果常年居住在海边,饮食方面建议偏向海鲜或清淡饮食;习惯准点吃饭或少吃多餐的老人,年轻人就要改改平时的习惯尽量配合他们。

作息方面:如果老人习惯早睡早起,儿女的夜间活动建议从客厅转向卧室,减少晚上在客厅等区域的看电视、大声交谈等行为,尽量不打扰父母作息习惯。

居室环境:身体机能的衰退会导致老年人患有一些常见的疾病,如心脑血管老化、视觉系统老化等,儿女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给老年人宁静、整洁、柔和的居室环境。尽量选择米白,浅灰,浅蓝等色调的家具,配置浅棕、浅褐等色调的软装、布艺等来布置居室环境。

卧室光线:老人卧室的自然光要充分,最好有朝南开的窗户,既有充足的阳关又通风。如果没有朝南的窗户,可在阳台上留有老人可以活动的空间,让老人的身心得到适度的缓解和放松。此外,老年人睡眠通畅比较前,建议选择遮光窗帘,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房间照明:对于老人来说,房间内的照明光线不宜台复杂,尤其不要装彩灯,建议选择亮度柔和、不刺眼的顶灯。如果安装吊灯,建议选择有磨砂玻璃灯罩的灯具,避免灯光给眼睛带来的不适感。

隔音:噪声会使人感到心情烦躁,初来到城市的老人尤其敏感。可以选择吸声隔音的居室装饰。如,在门窗上装厚重窗帘式隔帷;用密封条或先交海绵把窗户缝及门缝等尽可能压紧;在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下安装垫片,降低家电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声响等。

"迁居"新环境,让老人过的舒心、安心,需要我们每一位子女用心哦!

璐姐知心话,总有一句是你想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