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良行为的背后

九年级学生小刘蓄起了遮眉苫眼的长发,屡教不改;八年级学生小侯戴着耳钉,理直气壮;八年级学生小卫穿上了牛仔短裤衩,大摇大摆;七年级学生小张在早自习课上,高声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爹娘”,旁若无人。

天气骤冷,上课时间内教室里的学生一下子锐减,宿舍躺下的学生一下子增多,真病假病,统统“被病”。

一天,七年级学生小任心血来潮,领着另外三个女生,擅自离校,去县城逛超市。

晚上,都11点了,八年级的几个男生仍在宿舍里高声合唱。

不知什么时候,水房茶炉的水管被学生踢断,开水断绝,学生偷偷去教师宿舍倒开水,致使教师无开水可喝。

化学课上,我发现小郭在偷偷地玩手机,我把她的手机拿过来放在讲桌上,可它的震动声一次次打断我的讲述,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按下“拒接”。次数多了,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小郭的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

中午,我走进女生宿舍,见有的在吃方便面,有的坐在床上发呆,有的在地上走来走去。床上的被褥乱糟糟的,满地都是乱扔的小吃袋,整个宿舍乱成一锅粥,乌烟瘴气。小韩横卧在两块高高的被垛上,头北脚南,身体蜷缩,像一只弯腰弓背的大虾,温暖的阳光尽情地洒在她的身上。她拿着手机,我的出现使她惊慌,忙着把手机藏到怀里,却用两眼直直地盯着我,仿佛惊呆了。任凭我咋说,她都没有挪动一下身体,也不亮出手机。小郭高坐在被垛上,两腿下垂,卷起的半张褥子盖在膝盖上,我把褥子拉下来,露出了拿在手里的手机。

晚自习课后,九年级女生围在炉旁,叽叽喳喳,嘻嘻哈哈,被驱散后,各自归位。小陈的课桌上一无所有,她装模作样,久坐发呆。我有些不快:“不学习就回宿舍去!”她看看我:“我想烤炉。”她的目光箭一样直视着我,怒容满面,甩头变脸,出手去抓桌角的一摞书。

一节自习课上,女生小赵的一条腿斜跨在课桌外,侧着身子与邻桌的一位男生窃窃私语,老师制止后置若罔闻,老师再制止,该女生高声跟老师顶嘴。

……

面对现实,我不得不常常绞尽脑汁地想,何为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每况愈下,他们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愈来愈打脸所谓的素质教育。追本溯源地看,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教师的头上吗?

客观地讲,教师是最最普通的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过是装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教师不敢接受也得默默接受,社会不肯认可却非要虚伪敷衍,直弄的教师一会儿“高大上”、“无限荣耀”,一会儿轻若草芥、不值一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教育理想观念,成了社会奚落教师的理由和口头禅,冠冕堂皇,无可辩驳。教师在工作中犯点小错乃正常不过、实在难免的事,为何小事扩大揪住不放?藕断丝连牵扯不放?深挖乱造追究不放?

需要教师对学生如何呢?需要教师深情呵护,需要教师关爱有加,需要教师委曲求全,需要教师忍辱负重,需要教师无私奉献……教师俨然无所不能、什么都行!

赏识教育使现在的学生普遍患了心理依赖症和心理脆弱症,表现的症状为:学生完全以自己的感受作为评判教师的对错,极其自私,极其自我,哪考虑教师的尊严、教师的权威、教师的劳动!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前所未有的苛刻,学生做对了、做好了,教师就须表扬学生,如若教师没有行动,学生就会不高兴;学生做错了、说错了,教师就该谅解,教师就要保持沉默,视而不见。如若教师指责学生,学生心里就起反感,可能对教师怀恨在心,可能口出不逊,甚而至于敢跟老师动手。

我抑郁地想,这不叫教书育人,教师要变成保育员,学生就是婴儿,教师要天天抱着婴儿,轻轻地抚摸婴儿的头,柔柔地捏着婴儿的手,唱着动听的儿歌,脸上绽出像花儿一样的笑容。哪怕婴儿把尿撒在你的头上,你若敢手脚重些,亦或横眉立目,婴儿还不哭个天翻地覆,跟你闹个无休无止?难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哪还有适应社会的能力?难道每个日子都阳光明媚?难道每个人都有义务对你温柔仁爱?难道人人都要围着你转?

教育如果缺失了爱憎分明的合理奖惩,缺失了风霜雨雪的严慈相济,受害的恰恰是教师和学生,素质教育岂不成了口中的空壳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