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 苏轼却借这首诗 宣示自己身处逆境乐观豁达不妥协

时间,一点一滴消失在指尖缝隙里,告别了烂漫的三月,暮春的落英缤纷,寂寞了四月……

或许,你会觉得有些怅惘,有时又会觉得有些蜜意,交织着对岁月的张望……

五月,是温馨的,随手掬得的阳光,温暖了远去的背影,照亮了相约的美丽;

五月,是浪漫的,暖和的风,拂去了眼角的皱纹,记住了容颜的沧桑……

情亲的牵挂,解读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瓣的律动,如诗一般一平一仄,记录着点点滴滴稀稀疏疏的平凡日子……

一阵荷韵的清凉,一抹淡淡的粽香,萦绕在烟波浩渺的江南,因为与端午节邂逅而牵念,在记忆的深处徜徉……

不知不觉,走进了伍子胥悲壮的历史,翻开了有关屈原的记忆,解读着生命长河里的一份悸动……

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当年,苏轼写下这首《屈原塔》时,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这首诗可以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最后八句赞美了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屈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相传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直到今天,在仓绿色的江流上,人们还投下饭食拯救饥饿的鱼龟虾蟹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

遗留下来的风俗成了比赛划龙舟,人们哀叫的声音甚至要把楚地的山震裂。屈原是古时的豪迈之人,当时慷慨赴死的意图非常强烈。世上的俗人怎么能知道他这种想法呢,都以为屈原恋恋不舍,不愿意与这个世间告别。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古往今来的人有谁是不死的?没有必要去比较是到底是长寿好还是死亡好。人的名声实在是不会被遗忘的,而身份财富只是短暂的荣盛。

屈原正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与节操。

比起楚地民俗,更触动苏轼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这首诗就像是一个预言,宣示了作者未来的志节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后来,苏轼用一生证明,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生活理想,身处逆境而不妥协苟合,同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始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