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贺岁档,冯小刚越来越不像冯小刚了

在刚刚结束的海南国际电影节上,导演冯小刚带着自己的新片《只有芸知道》在这里举行了媒体看片会。在看片会的现场,冯导发表了自己关于此作品的讲话,他说,他62岁了,能做电影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他就想拍些美好的东西给大家看。

冯导的自谦,让现场的很多的媒体人都面面相觑,这还是记忆中的冯小刚吗?

别怪媒体人爱挑事,记忆中的冯小刚就是那般的暴脾气,一言不合就开怼,早已经让“小钢炮”成为了他的性格标签。这些年,他怼过记者,骂曾经泄露他家庭住址的记者缺德,也骂过给他电影打差评的观众不懂电影。同样,他也会因为自己的作品排片少,洋洋洒洒地发文数千去怼院线,还会路见不平地为自己在乎的事情和网友对抗到底。

所以,当他谦逊地给现场看片的媒体抒发自己廉颇将老,且看且珍惜的情怀时,那些曾经被冯小刚怼过的人试着原谅了这位耳顺之年的老人。

冯小刚动情,早已经不是第一次。两年前,他倾注大量心血的《芳华》在上映时遇到了波折,原本定于国庆档与观众见面的它,因为一些行政审查原因被迫撤档,当时带着主创团队还在宣传途中的冯小刚得知这一消息时不禁泪流满脸。

看着一向怼天怼地的冯小刚流下了眼泪,很多观众都给予了同情,毕竟谁都不想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就这样处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不知道是不是冯小刚的真情感动了别人,阴差阳错间,《芳华》赶上了贺岁档的黄金窗口。

面对自己曾经一手创造出来的黄金档期,远离贺岁档多年的冯小刚竟有点近场情怯。在电影定档之时,他“一句久违了“,让人看到了冯导的感性和柔软。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芳华》凭借着不错的口碑,票房一路扶摇直上,在各路影片的围追堵截中,成功地砍下了14.23亿的票房,冯小刚也正式跻身10亿级票房俱乐部。

年轻时直来直往,面对各种不爽,容易急火攻心,但见过大风大浪之后,收着自己的性格,平淡地和各种得失互动,本就是人之共性,冯导这样其实也倒无足奇怪。不过,性格变化的背后,观众还是觉得冯小刚越来越不像冯小刚了。

就拿即将与观众见面的电影《只有芸知道》来说,从名字和发布出来的海报来看,这应该又是一代人的青春的美好故事,和两年前上映的电影《芳华》在风格上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对比《芳华》从拍摄初期的大张旗鼓地搭建拍摄影棚和海选演员,以及上映之前各种波折所形成的知名度,《只有芸知道》则是在静悄悄中完成了全部的制作过程,在整个拍摄过程过都没有看到任何的消息被媒体发布。


此次在海南与媒体的看片会,几乎才是这部新作第一次在媒体前完整出现,选择就这样裸着与观众见面,以及冯导谦卑的态度,你很难再将其与以往那个高调的“钢炮儿“连在一起。

除了宣发低调外,冯导最让人觉得意外的还是他最近10年的作品风格的变化。

时间回到1997年的岁末,其貌不扬的电影《甲方乙方》上映,快速拿下3600万元的票房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中国电影全年的总体票房也不过亿元。凭借着电影的极大影响力,冯小刚也走进了无数的影迷心中。

在那之后的10年时间里,他相继带着《不见不散》《没完没了》《手机》《天下无贼》等电影亮相,每一次都成为了该档期里最受关注的电影。轻松幽默的台词,接地气式的自我调侃,冯小刚自成一派的喜剧路子让他收获了大批的忠实观众的同时,人们也习惯性地将这个开启中国商业电影时代的档期称作贺岁档。

据数据统计,从影的几十年里,冯小刚曾经15次带着作品闯荡贺岁档,8次拿下冠军,是同时期内拿下冠军数目最多的导演。那时和他同台竞争的几乎囊阔了中国顶尖的导演,陈凯歌、陈可辛、张艺谋等中国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但任何的东西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在中国电影观众年轻化的趋势里,冯小刚的喜剧路子也逐渐的乏味起来。2007年,汇集了章子怡、周迅、黄晓明等当时华语电影圈里一线电影人的《夜宴》上映。大咖云集的电影,冯小刚没有等来上映后的一片叫好,反而收到了无数的质疑。先前习惯了观众吹捧的冯小刚也迎来了自己的当头一棒,他要抛开冯氏戏剧,走深沉路线。

在后来的10年时间里,冯小刚相继拍下了《集结号》《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这些多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电影,的确让观众看到了冯小刚深沉的一面。但是,商业电影的快速发展,让中国电影进入了“唯票房论“的时代。

冯小刚抛开原来路子拍出的这些电影的确收获着不错的口碑,但在中国的电影观众还没有被娱乐性喂饱的时候,那些深沉的路子远不及那些轻松的故事来得更讨巧。不懂冯小刚深沉的年轻人,选择了更通俗易懂的电影类型,冯氏的深沉显得高处不胜寒。也就在此时,发生了多次冯导怼观众的新闻。

就在冯导还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情怀与观众对接之时,徐峥、赵薇、陈思诚等年轻一代的演员开始转型做导演。陪着观众成长起来的他们,似乎更懂现代年轻观众的心,他们的作品,每个都带着极强的个人色彩,不光迅速在市场上打开了局面,更可怕的是他们都收获了老一代电影导演想要而没有的票房神话。

面对观众和年轻人的冲击,早已经见惯了大世面的冯小刚却表现的不够体面。他一方面骂着中国的电影观众不懂他的作品,一边又因为《我不是潘金莲》的电影排片少,和院线正式干架,言辞激烈地让很多的观众不解:早已经经历了大风大浪,他依然不能对得失淡然。

2017年,电影《芳华》上映,这部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电影,不光让冯导再度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历经多次磨难终于上映,似乎也改变了冯导的心性。不过,关注此电影的观众都知道,为了拍好此电影,冯小刚拿出了撒手锏。

那时,青春电影的红利快要消耗殆尽,冯小刚也潮流般地将他们那代人的青春取名《芳华》搬上了大银幕。冯小刚有多么地重视这部影片,相信围观过当时电影新闻的人都知道,搭景选角,事无巨细。如此用心的他,本应该受到观众的温柔相待,但遗憾的是,《芳华》的上映却一波三折。

最终,好事多磨的《芳华》,终于赶上了贺岁档的末班车,让冯小刚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此时的中国电影早已经进入了理性消费时代,观众的口碑发酵才是电影真正的票房保障,冯小刚的《芳华》正是这样的产物。

而这样的成功,也给了冯导新的信心,于是也就有了电影《只有芸知道》的问世。目前,我们不得而知冯导将以何种方式将他的美好带给观众,但是看着他不断地和时代,和新的电影观众和解,我们也最终接受了那个越来越不像冯小刚的“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