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缩短与对方的心理距离

在和陌生人接触时,一个比较关键的细节就是该如何称呼对方。称呼得好,就可以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很快建立友好关系;称呼得不到位,双方还是会形同陌路,关系难以发展,生意也就比较难做了。

此外,对于一些比较大众化的称呼来说,一般也不要使用,这会使对方感觉你和别人完全一样, 没什么特别的,你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般而已。所以你应该使用一些比较特别的、 让别人感觉亲近的称呼,来迅速改变你们的关系。

在爱情片中,我们常常看到男女主人公这样的对白:不要叫我x x,叫我阿x吧。看到这,你就知道,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至少某-方希望另方认为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在平常生活中,你可能听到这样的话,也可能对别人说这样的话:不用称我老师,叫我名字就行了。听了这话或说了这话,你或他(她)便感觉彼此的关系进了一步。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彼此的称呼与彼此的心理距离有关。也就是说.两个人称呼的改变,通常意珠看两个人心理距离的变化。

众所周知,对初次见面的人,-般会以对方的姓加上头衔,如x经理,x大夫、x老师等,而不直接以名字相称。时间长了,相处久了,熟悉了,才会直呼其名。也就是说,以名字相称是建立在两个人相对亲密的关系上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当两个人心理上的距离愈来愈靠近时,他们的称呼法也会从姓加头所,然后到名,再到昵称。

不过,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某个人与另一个人虽然见面不久, 关系不算是来害,但他也以名字或呢称来称呼对方。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希望尽快拉近与对方的关系。这也是政治家们将对手“化敌为友”的惯用手法。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人,他们也能够用一种非常自然非常亲切的口吻喊出对方的名字。

这种通过改变称呼来拉近彼此间心理距离的方法,在销售行业也广为利用。

有一个业务推销员,一次要去拜访一位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房地产公司有位前台小组叫钟晓慧。钟晓慧作为一位接待小姐,每天都要接触到不少的访客,她可以清楚地区分哪些人亲切或哪些人不亲切。推销员要想见到老总,必须先过了她这一关。

第一次拜访时,推销员以锐利的眼神专注地看着她胸前的名牌标志,然后神采奕奕地和地打招呼:“钟小姐,我是李总的朋友,我有很重要的私人事情要和他谈。”“对不起,今天李总吩咐不见客。”钟晓慧一点都不给他面子。

第二天,推销员又来了。他这次改变了风格,在彼此熟悉之后,他说道:“呀,改变发型了,很配合你的风格嘛,以后就叫你’晓慧’好了。晓慧,我今天有重要的事情得跟李总说。请转告一声。”他说完后热切地看着钟晓慧。钟晓慧这次变得非常爽快,立刻带他去见李总。

一般而言, “x小姐”是比较正式的称呼,如果总是运用这样的称呼,给对方的感觉是作始终和地保持着一段距离,她自然就要和你也保持距离了。但是,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之间才用的,推销员很自然地改变称呼,便会迅速拉近设此之间的距离、加深双方之间的感情。可见,如果总是局限于陌生人的礼仪,你是根本无法再进一步加强两个人的感情的。要想与陌生人迅速建立关系,或者改变你与朋友、顾客、客户之间的关系,就要改变你对他们的称呼,用些亲切的称呼来拉近彼此的距离。

当然,就一般的生意场合面言,如何改变称呼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并越早改变称呼就越好,也不是一上来就直接称呼对方名字就好,你应该根据双方关系的进展情况来随机应变。有时你必须让出一段时间让对方慢慢习惯,不要太过急躁,否则会显得轻浮。在改变称呼时要不留痕迹,尽显自然。

在生活中,这种交际方法也经常为我们所用。比如:遇到一个难以接近的朋友,你试图接近他(她),不妨直呼其名或者请他(她)直接叫你的名字。

面对你的同事,你希望与他(她)走得更近,不妨偶尔称呼他(她)的昵称或让他(她)称呼你的昵称。

当然,你要表现得尽可能的自然,不要让对方感觉你是在装腔作势。如果真能那样你们的距离就能因此而拉近,事情便很容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