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之巅的生命禁区,我躺在东达山垭口的排水沟看星星

7月6号,艳阳高照。

这么好的天气一定要给RA好好洗个澡。

跑了三天,路上一直有下雨,所以第一次给它洗澡。

洗完再检查一下。

置物箱里面也要擦一擦。

RA洗香香之后,向芒康方向出发。出城不久,就看到汽车在前方排起了长队。我骑着摩托一路溜到最前面一探究竟,原来是桥梁测绘,要三四个小时才能放行。

我可不能坐以待毙。刚巧,从桥梁对面过来了一辆当地采虫草的藏族摩托车,我看有机会便厚着脸皮凑上前去和管制工作人员套近乎,请求放行。

在众多汽车司机艳羡的目光中,我骑着RA一路绝尘,在没有一辆汽车的318国道,撒欢儿的骑。

然而艳阳天的坏处就是晒,虽然骑摩托再热的天都不会闷,但是晒是真晒,特别是没有手套和皮衣保护的手腕。

已经提前知道了巴塘到芒康路段很烂,可是这么长的烂路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整个巴塘到芒康到路几乎都在修整,很多路段沥青被掀掉,只剩下路基,而这还算是很舒服的路面了。

最头痛的是需要修整路基的路段,积水和泥坑很多,虽然汽车大部分都已经被拦截了,但是施工的工程车还是不少的。这种大车行进缓慢,在过泥坑上坡的时候,我跟在一辆大车身后。

大车上坡减速,由于没有留出足够的距离,我摔车了。

没有摔过车都不算骑过摩托,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我应该是拿到了通行证。

还好速度不快,RA自身也有挡泥板,所以除了粘了点泥,我和车都没有大碍。

第一次摔车,扶车的经验自然也是零了。再加上紧张,平时看过的扶车技巧一时间都飘到了脑后,竟然直接用手想把RA拎起来。

这时对向来了一辆车,司机看我笨拙的样子,好心帮我把车扶起,我才能迅速的脱离泥潭。

新手谨记:快过沙,慢过水。一路的泥地,让我减速减速再减速,到达芒康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

午饭点了一份番茄蛋花汤,看着糊糊状的蛋花才意识到,这里是高原,沸水已经不是100度了。

到了芒康,加油都要用油桶。可得提前算好自己需要用多少油,买多没办法打包,买少影响续航。

好在RA的油表很精确,容易估算。加满油,按照计划开往左贡。

前方是三座大山:拉乌山,觉巴山,东达山。

山上风景美不胜收。沿途可以看到牛在草坡上晃着尾巴吃草,路边的人家。。。

云间穿行,微风拂面。

经幡也在随风飘舞。

走下车,草坪上的小花茸茸的可爱。

放眼望去,颜色各异的山峰交错相映。

山坡上遇到两个刚刚骑车打过招呼的牧民。

他们的牛在山坡的另一面吃草,简单交谈几句之后,告别了这对友善的藏族朋友。

继续赶路,美景触手可及,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停下来摆pose的我,自然是引来了过往车辆的好奇,赚了不少回头率呢。

天色渐暗,眼看着还有山要翻,抓紧出发。

沿着山路蜿蜒而上,看着金色的余晖洒在隔壁的山头,只有真正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到这份独特的魅力。

在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返程的摩友。

经过四天的骑行和高原反应的“夹持”,我学会了和对面的车友竖大拇指打招呼。

每一个拇指都是一份鼓励,摩托车就是这样一个有爱的群体,不管你是新手还是老手,在路上的,都是朋友。

太阳下山后,冷风袭来,吹的人直打冷颤,可是还有剩最后一座东达山还没有翻完。

一整天都在曲曲折折的山里面打转,脑子已经有些混沌。再加上东达山的高海拔,让我的高原反应愈加强烈。但是前一天抵达巴塘的经历,让倔强的自己决定夜骑左贡,“冒雨都翻了海子山,今天一定翻没雨的东达山”。

可是我还是低估了大自然的力量。川藏之巅的生命禁区,南线最高海拔的东达山垭口,夜里无情的冷风一波波带走体温,缺氧又使头快要裂开了。往上继续翻山,垭口遥遥无期;往回走,又不甘心。

停车,休息,伸手拦车,希望能有货车带走我和我的RA。

简单的招手就已经导致我缺氧,呼吸困难,意识逐渐模糊。

恍惚中,有路过的汽车司机,帮我把车挪进了路边的排水沟里,带我反向下山,让我第二天再来取车。好在同骑的摄影师跟了上来,了解了情况,帮我联系了高原救援组的刀哥。

刀哥接到救援请求后,迅速安排了左贡的救援组前来帮助。

为了避风,我和RA一起躺在了路边的排水沟里。

空洞辽阔的东达山,7月凛冽刺骨的寒风,我第一次感觉到大自然的震慑。呼吸变的越来愈困难,心跳越来越快,身体已经没有多余的能量来通过颤抖来对抗寒冷。

一阵急促的呼吸后,我掏出随身口袋里的救心丸,咽了下去,脆弱的生命在这魅力无穷但也无情的川藏生命禁区,我不知道死亡和救援组哪个先到来。

繁星在黑色绒布一样的天空一闪一闪的跳动,眼里溢出的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星星的光芒却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