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都美食圈|相忘于江湖,那些逝去的小店

搬离丽都已经6个月零16天20个小时48分钟了

百度地图预设的回家路线还是丽都,忘了换

偶尔还会把快递寄回丽都的原住处

虽然搬家了,但是有些记忆还是搬不走

09年年初一直到17年的6月份

工作在丽都,住在丽都,吃在丽都

从单身到成家立业。

来自网络

小丽都以丽都饭店为中心,覆盖周边几个街区。

大丽都以京顺路丽都路口开始,沿着将台路往东,途径酒仙桥,一路到达驼房营。

以丽都饭店为起点,以颐堤港为中点,以798为终点。

但丽都之于我,不是一个简单的区域划分,而是一种生活习惯。

住在丽都,上下班时将台路的每一个路口都能让你堵到怀疑人生

住在丽都,吃饭时可能遇见伊能静,买杯咖啡可能会遇见刘仪伟,

住在丽都,上班坐电梯时可能遇见李亚鹏,健个身还可能遇见徐峥。

你不住丽都,你不会知道,798里的铁道曾经穿过南门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万红路上

你不住丽都,你不会知道,大山子桥红绿灯一共有5个方向的道路

你不住丽都,你不会知道,丽都的“四得公园”竟然是4A级的公园

这就是我的“丽都”。

来自网络

八年来,丽都也一直跟紧了帝都城市建设的节奏

丽都维景的翻新,新建了丽都皇冠酒店

燕翔饭店的整体拆除,变成了现在的诺金酒店

颐堤港,拨地而起,从无到有

798,不再只是一个文艺之地,周遭多了360、58同城,成了新互联网创业之地

拆拆拆,拆了旧房,也拆走了不少小店。

回忆也许会随着时间逝去,这些小店也只能相忘于江湖。

一、娘惹厨房

原址开在高家园小区里(丽都饭店对面),高家园中学大门旁。

14年因学校安全原因,所有门面不让经营了。

其实娘惹厨房的水准和服务不知什么原因,直至拆迁时一路下跌。

初次尝试时: 冬天里来一杯马来拉茶,浓郁而温暖。

招牌鸡翅,外皮酥脆,而鸡肉鲜嫩。最后再来一碗摩摩喳喳。

据说现在别处有分店,但已不会特意去尝试了。

二、雅舍丽园

其实就在娘惹厨房的边上,台湾菜。

特别温馨的小店,简朴的布置,像极了台湾民宿的感觉。

善良的老板娘,虽然身有些许残疾,但是一个非常乐观健谈的人。

当时刚入职场不久,有一次独自前往,竟看出我烦恼于工作的困惑,虽然没有深聊,但也感到些许温暖。感恩。

家常的台湾菜,沙茶牛肉、大肠米线、排骨汤,作为一个福建人,我能吃出家乡味。

而现在有太多的台湾菜馆子只有快餐味。

拆迁后,曾经想再找寻。无果,遗憾。

三、军三烤翅

军三烤翅就位于将台路首信大厦的对面,目前颐堤港往东待拆的那片平房里。

当时的将台路没有那么多精致的烧烤店,当时的兆维门口可能还没有饭店。

当时没有限制户外烧烤,当时没有那么多的城管。

军三在当时绝对是将台路烧烤的扛把子,在夏天的夜里绝对是最火的一家。

经常和同事下班后来这聚聚,肉筋、肉串加啤酒,剩下的就是青春。

四、滇香八斗

798往东五环方向,路过现在的58同城,跨过环铁北桥

有一片平房,藏着不少艺术家的工作室,有不少画室,还有废品收购站。

这里还藏着一家云南菜小馆。

只不过2017年,拆迁了,艺术家和拆迁者动手了。最后,馆子没了。

小店藏在二楼,一楼只有一个玻璃门,路边只能压着马路牙子停车。

小店虽小,菜品却丰富而惊艳,店里还售卖不少云南特产。

菌菇王汤,满满一锅菌菇,鲜香可口。

凉拌米线,Q弹爽滑,酸辣爽口。

其他的常规云南菜也值得推荐。

就是来自云南的风花雪月啤酒太淡了,怎能那么清醒。

现在在望京开了新店,还未探过,看样子店大了,不知道还有没有原来的味道。

回忆,就像王家卫的水果罐头,会有保质期

而生活要继续

丽都,还有太多的美食,值得分享。

下一篇,我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