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房地產稅”威力初顯,貴陽、遵義樓市怎麼樣了?

時代是出卷人。

而往往,大時代的一粒灰,落在每個個體頭上,那就是一座山。

自從2016年提出“房住不炒”,至今已逾4載,按照房地產市場“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環一二線城市→三四五線城市”的板塊輪動規律,如今,在貴陽(二線)和遵義(三線)等城市,“房住不炒”的效果正在初步顯現。

身邊最直觀的例子,大概不少人都會感受到,2020年,貴陽和遵義的房價上漲,相比前些年,好像的確有些乏力了?

貴陽觀山湖區

除去2020年開年疫情的因素,其實,疫情只能算是一個“導火索”,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房住不炒”大趨勢下,市場對樓市的預期,正在發生變化,曾經的“多軍”和“炒家”正在逐漸消散,而有意願進行家庭資產配置和二套改善的市場,觀望情緒同樣值得關注。

雖然,對於貴陽和遵義這樣的城市而言,因為房價基數本身不高,“炒房”的空間並不大,畢竟,資金是有使用成本的,“炒房”和資產配置最大的不同,就是槓桿和持有周期:“炒房”的本質在於“槓桿”和“高週轉出貨”

,如果利用高槓杆,不及時出貨,那麼炒房就會炒成房東,高額的月供,會讓“炒家”資金鍊斷裂而崩盤。

市場的預期,是一個極重要的關鍵詞,因為它不僅影響炒家,同樣影響剛需、改善和資產配置的買家心態,隨著“房產稅”等字眼越來越頻繁地見諸媒體,買方市場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顧慮增多,越猶豫,就越觀望。

遵義新蒲新區

而另一方面,賣方市場,2020年進入房企償債高峰期,房企壓力大,就連幾個一線大品牌區域老總的都感到壓力倍增,“往後的形勢,會更加困難”。

可以說,“房住不炒”和“房產稅”的影響力,不可不謂之深遠,畢竟,房地產是鏈接上下游產業眾多(金融、銀行、建材、建築設備、冶金、化工、機械、儀表、裝飾、傢俱、旅遊、園林、生活服務、租賃等)的一個“最大的實體經濟”,可謂“

牽一髮而動全身”。

貴州的“雙核”體系,但也有網友認為,這對貴陽省會城市首位度有一定影響

貴陽的“三二一”產業結構

就貴陽而言,三次產業結構比為4.0 :37.0 :59.0,可以看出,第三產業比例佔據近6成,而第三產業又是帶動就業和滋潤民生最多的行業,所以貴陽的產業機構,長遠來看是有

持續性和生命力的,只要有人湧入,就有消費,有消費,就有服務。

貴陽三次產業機構,數據源自:2019年城市統計公報

而貴陽的人口,從2018年末的常住人口488.19萬人,到2019年末常住人口497.14萬人,增長了近9萬人,這些都可以視為買方市場的增量,如果從純市場的角度來看,貴陽的樓市還是有增長空間。

但是,受“房住不炒”和“房地產稅”等相關預期,以及GDP增速放緩帶來的影響,一部分的樓市增長動力,中短期內,還是不容忽視的。

貴陽的樓市,基於既有的交通區位、省會擔當和當前的產業結構等因素,可以長期看好,但中短期內可能存在波動,也是可以理解的。

遵義的“工業”和人口

和貴陽不同,遵義的產業機構比,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佔比就更大一些,畢竟,遵義的農村人口更多,而且,遵義在工業方面,白酒工業佔比很大,這樣的結構,很類似於曾經的六盤水,以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為主,工業門類相對單一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遵義的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的倒掛,2019年末,遵義常住人口630.2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13萬人,但是,2018年,遵義的戶籍人口為812.75萬,貴陽的戶籍人口為418.45萬,也就是說,貴陽的常住人口高於戶籍人口,遵義的常住人口低於戶籍人口。

貴陽和遵義人口對比

在城市人口上,按常理分析,通常有這樣一個規律:常住人口高於戶籍人口,說明是人口淨流入城市,反之,則可能是人口淨流出。

一個城市常住人口高於戶籍人口,說明很多人是非戶籍人口,很多是外地來的,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北上廣深等一線超大城市,一到年節假日就出現

“空城”現象,因為這些城市發展和就業機會多,吸引了不少外來人口湧入。

建在貴陽的“茅臺樽”效果圖

對於貴陽和遵義,兩座城市承載了太多貴州人的期待,一個是省會,一個是歷史文化名城。但未來的“大省會”和“城市群”格局下,對於西部省份而言,本身並不充裕的、有限的資源,好鋼就更需要用在刀刃上。

隔壁的四川成都,就是一條已經被實踐證明了的成功路徑,對於貴州和貴陽,更大力度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適當做一些取捨,也許是避免被“成渝城市群”虹吸的明智之舉。

據我身邊的例子,遵義人到重慶買房的人不少,到貴陽置業的人也越來越多,那麼,你認為,遵義樓市,會和六盤水一樣殊途同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