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想20天动员预备期,苏军初战惨重损失,评析苏军战争初期的动员

从30年代开始,苏军就开始探讨战争初期动员问题。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和1940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所采取的动员措施和作战方法,当时就引起了苏军理论家的注意。苏联总参军事学院教授科拉西利尼科夫教授当时就指出:今天的战争初期再不像过去那样是战争的准备阶段。现在的准备阶段是战前的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在这一时间里将采取构成过去战争初期内容的全部准备措施。先敌完成主力集中和展开的战略意义,现在要比1914年大好多倍。那时如果军队集中和展开晚了些,还可以用放弃小块领土来弥补。将集中和展开的正面往后推移,每推移20-25公里至少可以赢得一昼夜时间。而如今即便就是向后推移,也不能保障军队可以顺利进行动员集结和展开。

30年代海报-对于敌人的每一次进攻我们英勇无畏的红军将以三倍的打击来回答


战争经验表明,机械化军队能够短时间内克服巨大的空间,这就有可能造成一下子未经战斗失去大片领土的局面。虽然这位教授没有明确指出要用已经动员并展开的主力抗击德军的闪击行动,不过他的话应该是很有价值。

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苏联官方也有同样的认识。1940年12月,苏军召开红军领导人会议,研究已经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在这次会议上,苏军领导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现代战争初期的作战特点,也看到了德国利用已在和平时期动员好的军队进攻波兰和法国这个特点。然而,尽管如此,苏军依然认为“正在准备的反苏战争中,交战双方还要有一定时间来展开和集中主力”。


1936年演习中的特勃-3轰炸机


按照苏军的观点,对于像苏联这样一个领土广大的国家如果与德国之间发生战争,仍然会上演现在边境交战15-20个昼夜,尔后双方主力进入交战的一幕。从边境交战到双方主力进行交战中间的15-20天时间,便是他们认为的动员阶段。苏军当时认为,在这段时间,苏军完全可以迅速动员现有部队,组建和扩建新部队,并使所有机构和人员及装备进入战争状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加上对形势乐观分析以及战略情报判断失误等原因,苏军的动员工作始终未能提到议事日程。

1941年3月,苏军总参谋部的战时动员计划刚刚制定出来。从1940年秋到1941年春,苏联制定了最后的国防计划方案,整个国防计划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武装力量战略集中和展开计划、国境防御计划和战争动员计划。这些计划都由总参谋部负责制定,经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最后由斯大林批准。在代号为МП-41战争动员计划中,规定了各部队转入战时编制和进入战争准备的序列、期限和方式。计划预定在1942年完成各项规定的动员准备。此后,苏军的组建和扩建工作才陆续展开。

1941年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和总参谋长朱可夫检查ДС-39型7.62毫米机枪


1941年6月22日,当德军大举入侵之时,苏军的组建和扩建工作远未结束。原计划要组建的29个机械化军和106个航空兵团,绝大部分还没有组建起来。已经组建起来的各个师即使按照平时编制也没有达到齐装满员。当时,苏军每个步兵师平时编制为14483人,实际缺编率达到40%以上,许多师达到缺编70%以上。当时,苏军边境地区共有170个师,其中144个师每师只有8000人,19个师每师只有5000-6000人,7个骑兵师平均每师6000人。与人员缺编同样严重的是武器装备的短缺。由于工业动员开始的比较晚,武器生产需要时间又长,短时间根本无法满足军队扩建动员的需要。

比如战前组建的20个机械化军,需要装备新式坦克16500辆,才能将所有机械化军配齐。再者苏军主力之一的西部特别军区,步兵武器实际装备量只有需要量的60%、火炮和迫击炮只达到75%,坦克只达到56.6%,在已经装备的坦克中73%需要大修或中修。作战飞机装备数量只达到53%,汽油缺少近一半,弹药储备只够打一个月。实际上,苏军的这种情况,即使出现20天左右的“动员预备期”,也根本不可能完成动员。

1941年6月在比亚韦斯托克被德军俘获的KB-1和T-34坦克


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苏军预想的20天“动员预备期”,反而成了苏军的“死期”。德军在苏军预想的20天时间内,在苏联西北方向推进400-450公里,在西部方向推进450-600公里,在西南方向推进了300-350公里。在6月22日-7月9日短短18天时间里,德军就占领了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广大地区,深入腹地300-600公里。在德军迅速和猛烈的打击下,苏军上下陷入一片混乱,有的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便被全歼,有的孤立无援,有的在开进途中遭到袭击,有的部队且战且退,有的被包围被歼被俘。增援边境部队的第一线部队,由于向前机动太晚,大部分没有到达指定位置。苏军的170个师中,被歼灭的有28个,人员和武器损失过半的有70个。

当德军3个集团军群,从3个方向上向苏联境内推进平均距离已达1000多公里时,苏军损失已经达到380万人,而1941年初苏军总兵力不过420万人。也就是说,原有的苏军兵力还没有被完全动员起来,就已经基本损失了。

1941年6月巴巴罗莎行动进攻的德军坦克,前景Pz.Kpfw. IV坦克,背景2辆Pz.Kpfw II


更为严重的是,在不到半年时间里,苏联还丢失了占全部钢产量44%的顿涅茨克、占全部煤产量1/3的顿巴斯,损失了全苏联1/3的工业生产能力,西部欧洲地区150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仓促东迁,使整个战时工业生产在相当长的时间处于半瘫痪状态。而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所遭受的损失,直接导致苏军战斗力的下降。毫无疑问,军队战斗力的锐减,造成了更多的国土丢失和更大的牺牲。这个恶性循环,给苏联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而所有这一切,不能不说与经验主义的“动员期”有很大的关系。

从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到1942年11月19日苏军开始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苏军在1年又5个月的时间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数百万将士伤亡,大片领土被占领,上千万同胞陷入战火之中,数不尽的资源被掠夺,一座座美丽的城市化为瓦砾。苏军计划在20天内的“动员期”所应达到的目标,最终用了1年多的时间才得以实现。当然,尽管苏联为换取动员时间损失巨大,但土地广大的苏联毕竟有足够的空间可以用来交还。这一点,恰好说明地理条件对战争动员的影响。

1941年6月遭到空袭后的苏军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