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三种典型男性形象

都挺好,大概是我们说过最多又最官方的话,想来哪家细算起来不都是一本难念的经。

很多人喜欢《都挺好》,说明它深刻而细致的映射出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其中的三类典型男性在生活中总能碰到。

苏大强——软弱无能、自私自利

苏大强典型代表着软弱无能的男性象征,他说的最多的句话就是:“你妈妈太强了”,“我也没有办法啊”“你快帮我办啊”

苏母在世时,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子女教育、婚丧嫁娶一切家庭事务都由苏母一手包办,苏母的强是众人都看到的表现。

真实的内质是:苏父苏大强的软弱无能。

试问哪个女人天生想做母老虎、悍妇,但遇到窝囊废似的丈夫,她们只能自己独挡一面,支撑起家庭的重任。

苏大强的自私自利在苏母去世后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对自己的子女呼来喝去,颐指气使。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装可怜、耍无赖、用尽心机的想让自己的大儿子明哲带他去美国享福,就是为了在同事、朋友面前风光一把。

却从来不考虑明哲一家三口在国外收入怎样,生活、工作如何,哪怕儿子遇到失业问题也不敢真实的面对他,只是一味对他迁就忍让。

暂时寄居在二儿子家的苏大强更是邋遢懒惰,平时不洗澡,个人卫生、生活习惯不讲究,导致二儿子苏明成和媳妇的关系日益紧张、矛盾升级,但苏大强却从未有任何改变。

这样一个父亲,养育出来的儿子也自然各有各的问题。

苏明哲——死要面子、逃避现实

苏明哲一向以长子如父自居,他确实做到了如他的父亲一般:死要面子,逃避现实。

他身上的这一特性从学习时候就可见一斑。

能在鸡飞狗跳、一团乱麻的家里,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绝非易事,然而苏明哲做到了。

不仅做到了,而且在弟弟和妹妹两个人打斗时,还和起了稀泥,不公平不公正的处理方式导致根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结果是,弟弟和妹妹两个人人的积怨越来越深。

苏明哲命好,遇到了重男轻女、一言九鼎的母亲,母亲卖了一间房子让他顺利的实现了出国留学。成功的躲开了鸡犬不宁的家庭矛盾。

母亲在时,维持了家庭貌合神离的短暂安宁,母亲这个主心骨一倒,分崩离析的离心力迅速加剧,家庭危机尽在咫尺。

当成年的弟弟妹妹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升级后,苏明哲让自己的妻子留下来处理父亲、弟弟、妹妹之间的问题。

关键时候说的最多的是:我是老大,我要管爸爸,我要是不管这个家不就散了。

典型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每到具体事件上,他总是能找出各种逃避的理由,把责任推到妻子、妹妹或者是弟弟身上。

父亲去美国的问题,他擅自做主,结果引起妻子的愤怒,于是只能把父亲安顿在弟弟家。

自己工作失业,却靠妻子养活,还说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挺好,找不到高薪职务就不上班了。

妹妹明玉发现他失业的真实状况后,恼羞成怒,说妹妹就是来看他笑话,让他丢了面子。女人究竟是软心肠,于是托关系找人给他安排工作,还不能让他知道,因为怕伤了他的自尊心。

堂堂五尺男儿,光鲜的外表下,内里却全靠着女人支撑。

一枚光鲜的驴粪蛋子。

苏明成——油腔滑调的啃老族

俗语说:“好胳膊,好腿,不如一张好嘴”。

这话说苏明成,真是再合适不过,他的一张巧嘴,换来了母亲的偏爱,换来了妻子的欢心,换来了工作上的起色。。。。。。。

他的甜言蜜语换来了买房买车的钱,换来了可以大手大脚花销的零钱,也换来了舒适安逸的啃老生活。

尽管这些钱都是母亲省吃俭用、勤俭持家省下来的,但苏明成以为这是母亲对他疼爱的表达,他理应享用。

苏明玉的不时出现,犹如一颗如哽在喉的刺,横亘在他的舒适区,使他不得安宁,却又毫无办法。

苏明玉骨子里是跟母亲最像的一个,独立、倔强、能干,不屑于巴结讨好,和苏明成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

但明显,苏母眼里心里的温柔都给了这个看似温和暖心的儿子,那大概是苏母内心希望的母子关系吧——母慈子孝,哪怕是看起来的样子。

这样一个看起来懂事乖巧的孩子却身上有着暴戾的种子,对苏明玉动辄拳脚相向,真是相煎何太急。

在从小到大的打斗中,明成和明玉打红了眼睛,彼此都恨不得把对方掐死一万遍,但彼此却是血脉相连的骨肉至亲。

在这样的打斗中,苏明成也在不断的蜕变,他慢慢变得上进,勤奋,在家庭纠纷中也逐渐的成长、成熟。

这三个男性中,反倒是最不被看好的苏明成有逆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