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鹰和猎鹰之争的几点思考

最近山鹰成为舰载教练机的消息广为流传。似乎猎鹰变得一文不值了。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军用教练机是初教六——JL-8(K-8)——JJ-7的顺序。其实这只是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过程。轰炸机飞行员飞的是轰运教-7,就是运七改作轰炸机教练机。运输机训练采用运七进行。

民间飞行员直接采用小型飞机进行。因为小型飞机多采取并列座舱,教练员和学员并排坐在前排,共用一套操纵系统。主要是飞航线和起降。

贵州的山鹰JL-9,目标是取代歼教7。因为歼教7的航程短,寿命短,起降速度高。歼教七适合改装歼七的专门飞行训练,而不是战斗机的通用训练。山鹰虽然对歼教七进行了很多改进,但是基本性能没有变。起降速度歼教七是300公里以上,山鹰是260公里。航程上没有什么改进,因为发动机没有变化。JL-9山鹰之所以被空军接受,主要原因不外乎两个——扶植航空企业,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由于L-15猎鹰进度延后,空军处于无机可用的境地。国内的教练机生产企业只有两家,猎鹰不行,只好用山鹰。

猎鹰的航程远,机体寿命长,达到1万小时,可以超音速飞行,起降速度210公里,大大低于山鹰的260公里,高于K-8的165公里。与歼教七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不知道那些鼓吹山鹰上舰的人,哪来的底气?山鹰可用,但远远不是性能优异,更没有超越猎鹰。他们不知道应急之需和权宜之计是什么。

改建辽宁号是权宜之计,建造国产航母山东号是应急之需。只有建造平甲板弹射航母才是长久之计。猎鹰就是高级教练机的长久之计。因为山鹰不适应未来的第五代战斗机训练。山鹰仍然摆脱不了专门教练机的身份。

国外教练机都是与攻击机类似的性能。这也是客观需要。教练机不是战斗机,并不需要多么优异的性能。教练机是作为通用训练的。专门的战斗机需要专门的训练。这不是教练机的任务。比如F-15,有专门的教练型作为专用训练机型。像F-22,除了地面模拟器,只能从F-15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通用教练机是达不到要求的。要求教练机作战性能如何好,其实是没有什么用的。在二代机时代,战斗机之间差别不大,高级教练机很容易就能达到战斗机的水平。像T-38这种教练机作用并不大,有点大材小用。更适合作为战术训练用。

中国由于长期偏重作战飞机,忽视教练机的研究。长期用战斗机充当教练机。歼教五、歼教六、歼教七一脉相承。只是在改革开放后,吸收国外西方的先进技术,研制了K-8教练机,补上了最急需的一块短板。让喷气式飞机飞行员训练走上通用训练的正轨。

从工业产品的角度来看,技术进步才能使产品升级,才能保住市场。不能因为自己家没有自行车,就说自行车比汽车好,甚至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