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揭秘:幸福的原生家庭都具备哪些特质

文/卿卿一诺

《小欢喜》的热播,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真实而又有代表性的三个家庭,演绎了一幕幕酸甜苦辣,就像是我们正在经历或者将要经历的一样。

乔英子是学霸,乖巧懂事,父母省心。

不圆满的是,她的父母离婚了,并且也不和睦,她不但要夹在父母的冲突中左右为难,还要为了自己的梦想,孤独的对抗父母的专制。

方一凡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

可惜,他成绩不好,爸爸还失业了,为了考上大学,父母陪着他开始了各方面的突围。

季杨杨是一个外表冷漠但内心善良的男孩。

从小没有父母的陪伴,学习成绩也不好,当父母归来,他的生活逐渐向和谐幸福的轨道上走时,妈妈突患绝症,让他的未来突然迷茫了起来。

他们对于幸福的定义,和我们千千万万普通的家庭一样,因为面对的原生家庭不一样而不同。

真正的幸福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呢?

1. 是权势?

季杨杨的家庭拥有的最突出的特点,应该就是他父亲的权势了。

可权势带给他的是什么?

父母多年不在身边,季杨杨在最需要父母的岁月没有父母的陪伴,在习惯了没有父母的时候,父母空降到他的生活中。

他很抵触和父母的相处。

作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季杨杨因为父亲的关系,在高三宣誓大会上,不得不在学校成为风云人物。

他不喜欢这样的瞩目。

他把车开到学校,因为父亲职位的敏感性,季杨杨一个校内的违规,被当成一个政治事件来处理。

他对父亲的处理很委屈。

他追求的幸福就是和父母的相处而已,而他所有的不幸福和委屈,似乎都是父亲的权势所带来的。

2. 是金钱?

在几个家庭中,经济条件最好的,应该是乔英子了。

虽然父母离婚,但是她得到的经济方面的支持并没有减少。

爸爸是个成功的投资人,动不动就给她买近万元的乐高玩具。

可她只能偷偷摸摸的玩。

妈妈手握四套学区房的资源,为了在时间上照顾她的学习,可以轻易辞掉老师的工作,选择做一名时间相对自由的补课老师。

可她也因此完全生活在了妈妈的掌控之中,没有了自由。

父母把最好的条件和爱都留给了她,可她的不幸福恰恰来源于这种过分的给予,她一直想要逃离的也是父母这种过分的爱。

3. 是血缘?

血缘是组成家庭的必备条件之一,可在幸福面前,血缘也不是万能的。

林磊儿原本有望是那最幸福的一个孩子,有一个爱他的完美妈妈,有一份漂亮的完美成绩。

可妈妈的离世,让他从云端跌落下来,尽管还有血亲的父亲在身边,他却如同孤儿。

原来,他曾经的幸福,从来没有和这个亲生父亲有关系,所以,他以后的幸福,也无法再在这个父亲身上找到。

金钱、权势、甚至血缘都不是,那还有什么是支撑我们幸福的必备条件?

回头再看一看这几个家庭在追寻幸福的路上,积攒的运气,走过的弯路,原来幸福如此简单,简单到原来我们一直都拥有过。

1.完整的家庭

当乔英子和爸爸哭诉,她在妈妈深沉的爱中,感觉像是生活在监狱之中,她已经无法自如的呼吸时。

爸爸乔卫东的反思很扎心。

他承认他的行为伤害了乔英子妈妈,所以妈妈变的执念,把女儿当成了生活的全部。

其实,这个行为,在很多单亲家庭中普通存在。

原本稳定的三口之家,因为一个人的撤离,成了两个人的相依为命,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孩子像乔英子一样,能意识到这份爱的偏执而想要逃离,对另外一方是釜底抽薪式的伤害。

如果孩子也同样依赖这个相依为命的父亲或者母亲,他未来的生活,会面临重重挫折,因为,他学不会独立去处理自己的感情和婚姻。

假如正如乔卫东的反思所说,他们没有离婚,一家三口的生活一直持续,他们夫妻不会如此补偿式的,把过多的爱全部放到女儿乔英子身上,他们应该会是和谐幸福的一家吧。

可破碎的家庭即使还能复合,受伤害的心灵还能轻易愈合吗?

2.健康的身体

季杨杨想要的幸福等待了六年,终于等回了父母的归来。

尽管很不习惯,他还是在无措的相处中,学会去理解父母,学会去和自己、和父母和解。

他努力的想要在最后的一年中,好好和父母相处,因为一年后的他,就要独自去求学,他努力想要去好好珍惜最后一年和父母一起的生活。

可妈妈的绝症让他这么微小的愿望也变的如此奢侈。

命运对这个孩子,对这个家庭是如此的残酷。

没有了健康,让我们曾经努力抛却一切追寻的东西,都无法再回头补偿,丢失的只能永远丢失,遗憾的也永远成了遗憾。

因为,没有了健康,没有了生命,也就没有了去承载幸福的资本。

3.开放、接纳的家庭关系

很庆幸有一个幸福的典范还能供我们去追寻,那就是方一凡一家。

正如里面心理教授说的一样,方一凡是一个在家庭中不缺少爱的孩子,他和父母的关系融洽,他接收着父母对他的爱,也同样被父母之间的爱滋养着。

虽然他的家庭经历了很多的不平凡的挫折,他们一家也都在努力的共同克服着。

父母用爱接纳了表弟的到来,他也同样学会用爱去保护这个缺爱的表弟。

父亲失业,父母之间用爱隐瞒他,也用信任告知他,他们相互理解着共同去承担。

他想要参加艺考,父亲尊重他的爱好,母亲接纳他的选择,他们一起去为了这个选择共同面对困难。

他可以开放的接纳来自父母的爱和教育,父母也在用心对孩子打开沟通的大门,他们一起努力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可我们都有去创建一个和谐幸福的原生家庭的能力。

珍惜自己健康的身体,爱护我们共同创造的家庭,打开心灵,相信我们的爱人、孩子,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因为彼此信任,彼此接纳,我们可以打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