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这是晓敏青春说的第380篇原创文章


去年10月,大连发生了一件让人揪心的恶性案件,10岁女孩淇淇(化名)被13岁男孩蔡某残忍杀害,全身赤裸抛尸在家附近的灌木丛中。

转眼10个月过去了,目前这个案件已经在上周迎来了一审判决:

蔡某由于犯罪时年龄未到14岁,属于无刑事责任人群,被判处3年收容教养,他的家人需要向被害者家人道歉,并赔偿各类损失128万。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128万,在很多城市买不了一套80平的房子,但它却是一条人命的价值。

新闻被爆出再一次引发人们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讨论。许多网友振臂高呼:我们需要降低量刑标准,让凶手得到应得的惩罚,让死刑发挥出真正的震慑力。

的确,近来有太多未成年杀人的案件被爆出来。每一个案件看着都让人揪心不已。

2018年4月2日,陕西14岁女孩在被窝玩手机时被弟弟发现,因害怕弟弟向父母告状,竟然残忍地杀害了11岁的弟弟。事后,女孩被控故意杀人罪,该案并未当庭审判。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新京报以3d形式还原事发现场

2004年7月,黑龙江省通河县13岁的男孩赵某强奸了同村14岁女孩,警方认为施害者未达到14周岁不能判刑仅处以民事赔偿9000元,然而赵某却对赔偿的判决怀恨在心,竟夜闯受害女孩的家将其母杀害,最后赵某仅被判处劳教1年零6个月。

......


可是,仅是降低刑罚年龄,让死刑来得更及时,就能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概率吗?


未必。


孩子能有多恶毒?#


其实,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几乎所有国家都为此苦恼不已。

1993年2月12日,英国发生了史上最恶名昭著的青少年杀人案

——詹姆斯巴杰尔谋杀案。两个男孩,罗伯特·汤普逊和乔恩·维纳布尔斯成为英国历史上年纪最小的杀人犯。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那年他们10岁,因为逃课而相遇。


一开始,他们在一家购物中心游荡。他们搞破坏,踩脏凳子,偷了一些糖果、电池、塑料玩偶和一小罐颜料。


但很快,他们发现恶作剧无法满足作恶的需求,于是,他们产生了一个充满恶意的念头:诱拐一个孩子,并用之前偷盗的东西好好虐待一下这个孩子。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就这样,仅2岁大的詹姆斯巴杰尔成为了他们下手的目标。


两个男孩拿偷来的糖诱惑了小詹姆斯,让他跟着自己从闹市离开。一路上他们对小詹姆斯又打又踢,当找到一个更偏僻的地方,两个男孩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折磨:


他们把颜料泼到小詹姆斯的眼睛里,把几块电池分别塞到小詹姆斯的嘴和肛门里。后来,他们丧心病狂地拿着捡来的铁条砸碎了詹姆斯的颅骨。


然而,死亡并不是事件的结束。


罗伯特·汤普逊和乔恩·维纳布尔斯,这两个仅仅只有10岁的男孩为了脱罪,他们像个老道、深谋远虑的杀人惯犯一样把小詹姆斯的尸体带到废弃火车站的铁轨上,他们希望火车通过能制造小詹姆斯意外身亡的假象。


果然,一辆火车驶过时将小詹姆斯的身体碾成了两半,而小詹姆斯的尸体直到2天后才被发现。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警方在铁轨上找到遗体

如果只是一时犯错的孩童,在面对成人的质问和责难时都会迅速崩溃认错。


可是,罗伯特·汤普逊和乔恩·维纳布尔斯在警察面前却坚持不承认自己谋杀了小詹姆斯,即使是铁证如山的监控录像摆在眼前,两个男孩还是能冷静地否认自己就是带走詹姆斯的人。如果不是血液比对的证据被摆在眼前,这两个男孩大概永远也不会讲出事情的真相。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小詹姆斯被带走的监控

当年这个案件惊动了整个英国社会,超过28万人签名请愿增加两个少年犯的刑期。但最终结果是他们费尽心思也未能如愿。

恶人也承受着重大创伤#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到出离了愤怒?是不是觉得法律不公?

可是,直到很久以后,大家才发现罗伯特·汤普逊和乔恩·维纳布尔斯,这两个残忍的男孩,他们也是在非常残忍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乔恩·维纳布尔斯,出生在一个有精神疾病的家庭,他的哥哥和妹妹都有智力缺陷,他的爸爸妈妈多次离婚而又多次复合。


因为哥哥妹妹的事情,乔恩从小是被大家嘲笑的对象,而他的父母却无暇顾及他的成长,

对他采取的教育方式不是无条件的溺爱就是最严厉的惩戒。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图片来源于两个小杀人犯庭审录音改编电影《羁押》,对话发生在警方询问乔恩是否去过案发地点。

爸爸会为了排遣生活压力而带着乔恩一起看暴力血腥的电影。而妈妈既脆弱又敏感,无法给与乔恩稳定的教育。乔恩自小起就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往小詹姆斯脸上泼颜料就是模仿电影中的杀人桥段。


而小一点的孩子罗伯特更为可怜。罗伯特的家里没有爱只有权力的争夺。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一直是全家的泄愤对象。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他爸爸数次家暴甚至抛下妻儿而去,他妈妈酗酒如命,对孩子的管教极端情绪化;在这样恶劣的成长环境中,他的哥哥一个比一个暴力,稍不如意就会拿他动手,甚至有一个哥哥对他进行过性侵。


罗伯特和乔恩与其说他们对小詹姆斯进行的是无意义的虐杀,倒不如说他们把自己承受到的不公平,把不敢对社会、对成年人、对大孩子发的火,一股脑地发泄在更弱小的受害者身上。


他们想杀死的并不是小詹姆斯,而是自己难堪的过往和为难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他们想通过自己诸多的不良行为获得父母们的关注和爱,只是最后扩大成谋杀也未能如愿。


家庭才是更关键的因素#


没有人天生是恶人。


美国FBI心理分析第一人罗伯特·k·雷斯勒说过:


“一个人不可能突然从一个正常人变成魔鬼,他后来出现的凶残行为,往往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埋下了邪恶的种子,而这些‘杀戮的种子’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

而国内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也曾说过,她经手的杀人案,几乎都能归结到犯罪者在青少年时代缺乏良好家庭环境上。


安徽警官学院的犯罪心理学老师孙丽伟,曾对安徽两所监狱150名服刑的青少年做过一个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每个服刑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均与正常家庭不同,他们面临着更极端的家庭矛盾,他们的父母往往欠缺科学的教养方式,服刑者普遍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服刑者的父母一定是冷漠的,完全不在意他们吗?不一定。

只是面对教育中的冲突,他们的父母往往采用惩罚、干涉、拒绝、否认、偏爱和过度保护等不良教养方式。

“别解释,你干了坏事就需要得到惩罚”

“你这么小,你不懂事,你必须听我的”

“你和我不一样你肯定是错的”

“你这么小,犯错了也不要紧,一定是别人的错”

......


当然,我相信每个选择错误教养方式的大人肯定事出有因,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不当的教育观念摧毁了孩子们的自尊,让孩子感受不到爱,他们迷茫又分不清对错曲直。

他们会因为关注和爱的渴求,或者因为彻底失去希望,在冲动的青春期里做出许许多多在我们眼中不可思议的事情。


看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说到犯罪和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洗白青少年犯罪,更不是希望他们不受责罚。只是,在我看来青少年犯罪,不只是法律问题,更是涉及到家庭的社会问题。


所以,青少年杀人犯罪注定是复杂的,一刀切的方式不可能带来明显的改变。


修改刑法降低受刑者的年龄,或许能减少13岁少年犯案的可能性。然而之后,我们很可能会在新的新闻里看到少年犯们的年龄不断下降,犯案对象变得越来越小。


毕竟,法律能确定凶手在多少岁行凶是犯法,但无法妨碍凶手挑选谁去下手。


比起单纯刑法的改变,我觉得我们更需要看见家庭的影响,看见家庭如何对一个人的思维、行为进行塑造。


TED有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视频曾讲到:虽然贫富对孩子的影响重大,但父母对孩子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如果父母缺乏对孩子成长正确引导的技能,没能给到适合的关照,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而父母如果在孩子5岁的时候陪伴他快乐阅读,在孩子10岁的时候对他的生活和学习报以关心和肯定。那么孩子更容易超出家庭对自我的限制,对这个世界抱有正向的看法和野心。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面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制裁,对犯罪青少年们进行仇恨动因的挖掘,让更多埋藏在黑暗之下的影响因素被发现,也同样重要。


我们越是愿意去了解恶性案件背后错综复杂的原因,重视每一件恶性事件背后的意义,也许恶性事件的发生就能越来越少。


后记#


原生家庭,一般指我们与父母组建的那个家庭。


它是我们人格性格形成的最初的体验,是我们生命塑造的最初的土壤。我们的性格、情绪、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原生家庭中取得的剧本,也取决于当时的我们对它的解读。


在我们没有察觉到它对于我们生命运作的影响时,我们的喜怒哀乐,核心信念、人生关口中作出的重大决定,都会受到它无意识的牵引。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虽然原生家庭的影响并不是不可以摆脱,但那注定是一个负面且漫长的过程。你需要看见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塑造,你需要反复去察觉成长的伤痛并且尝试着与过往和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犯罪的少年们是可悲,他们还来不及长大,还来不及逃出原生家庭施加在他们身上的过错与阴影,就犯下了滔天罪行。


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怎样的?

他们与自我的关系是怎样的?

他们清楚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他们有没有理想和非要去做的事情?


这些问题的答案,关乎着少年是否会犯下罪行,关乎着恶性暴力是否会传递下去;也关乎着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是否能获得幸福和内心的安宁。


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是面对一切问题的根基,而爱与关怀,是自我成长中最重要的养分。



互动话题


原生家庭即是最初的命运

你怎么看待原生家庭对自己、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会给留言点赞排名第一名的家长

赠送晓敏老师的课程

《情绪,是成长中的隐藏力量》


截止时间:2020年8月21日晚8: 00


作者/ 诸晓敏

图片/ 部分来源于 www.pexels.com

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连13岁男孩性侵杀人案宣判:少年杀人应该判死刑吗?

“ 转发评论是最高的赞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