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信托“入场”消费金融,这三大看点牵动人心

近日,国际金融报发布了一篇题为《半数信托“转型”消费金融》的文章,文中介绍了信托公司布局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几大战略,消费信托的主要形式,消费信托的难点及风控思考等。小编在与朋友讨论这篇文章时发现,关于消费金融,有几大看点正牵引着很多业内人士。

信托“入场”的背景故事

随资管新规驱动,消费金融发展,信托机构一改往日高冷形象,主动入切消费金融市场。据信托业协会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已经约有40家信托公司进入消费金融市场,信托业合计开展消费金融信托余额近3000亿元,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关于信托公司对布局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战略,业内人士指出:有些信托公司将消费金融业务置于公司战略发展的高度,提升自主风控能力与主动管理能力,利用规模效应实现盈利;有些信托公司仅将其视为创新业务的一部分,旨在增加产品多样性。

知识拓展

目前信托参与消费金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 消费信托模式

(2) 流贷模式

(3) 助贷模式

(4) 财产权信托/场外ABS模式

(5) 资产证券化标准(ABS)模式

不管是哪种发展战略,都透露着一个问题,在这个消费金融大爆炸的时代,谁都不想错过消费金融这块肥肉。那么,关于消费金融,你都知道哪些?下文将提及的会是你的知识盲区吗?

关于消费金融 你不得不知的三大超级看点

45万亿市场的超级预测

从整个市场前景来看,随着千禧一代步入消费族群,使得消费个性化、体验式趋势日益提升,超前消费观念深入人心,享受型、娱乐型、健康型等非必需消费需求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消费信贷规模快速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6年我国人民币信贷余额达到106.6万亿,其中,消费信贷余额为22.2万亿,消费信贷占人民币信贷余额的20%左右。相对比欧美国家的情况,居民消费信贷占欧美国家信贷比例超过60%,为我国的3倍,我国消费信贷占比仍具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预计到2020年消费信贷占比将达到25%,若未来四年内人民币信贷余额保持13%-14%的增速,则预计到2020 年消费信贷总市场规模将达到4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前景广阔。

2012-2020年中国消费信贷余额及增长预测(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消费金融正在创造另类数据

近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廖理在“2019北京金融科技协同创新论坛暨金融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发布会”上做了题为《另类数据的崛起》的演讲。

演讲中提到,(1)另类数据不同于传统数据,是典型的“大”数据,具有体量大、流动速度大、种类多的特点;(2)另类数据以极快的速度积累,另类数据公司数量迅速增加和另类数据市场空间巨大;(3)另类数据主要解决两大行业痛点:一是信用评级领域痛点,二是辅助决策;(4)另类数据公司应当具备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发能力和高效的产品策略。

这意味着,随着另类数据的发展,消费金融的机遇将越来越大,通过另类数据,消费金融从信用到效率、决策、风控都将得到新一轮质的飞跃。而消费金融的发展,随着市场数据积累,行业互联,将促进个人产生的数据、商业过程数据、传感器数据的发展。而这三类数据恰恰是另类数据的主要来源,所以,从另一个侧面讲,消费金融正在创造另类数据。

在这个数据为王的时代,消费金融的价值不局限于其本身的价值,因其发展带来的整个产业链革新及技术发展正在重塑商业结构及社会价值结构。

简单粗暴的跑马圈地时代已经过去

消费金融在近年的崛起中,随监管趋严,简单粗暴的跑马圈地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消费金融环境将更加趋于规范化,竞争核心将在大环境趋于清明的状态下,从持牌竞争到获客能力、风控能力、低成本资金获取能力的较量。

消费金融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比如场景分期、消费金融的风控、信用机制等等,关注旖美科技,看更多消费金融的前瞻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