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不做高端篮球鞋竟是这样的原因

#NBA吐槽#

因为

真的没有必要

大家想想中国的高端篮球市场能有多大呢?中国没有特别多适合高端篮球鞋的室内球馆,对吧?那群愿意在一双篮球鞋这种有寿命的运动装备上花四位数的消费者能有多少?

咱们平时见得更多的,还是打打水泥地半场的普通篮球爱好者罢了。而且最赚钱的高端篮球市场,已然是被Nike牢牢站稳,在阿迪用哈登+boost的攻势基本宣告失败的今天,能做出高端篮球鞋的有几家呢?实际上只有Nike的LBJ,KD和Jordan的正代三个系列,以及李宁的韦德之道或许还加上安德玛的库里?

那中国的高端篮球市场够不够这三家分呢?

从NikeLBJ系列大货款在近几年的市场价格也基本可以得出,差不多饱和了。

这是客观上的没必要。

第二点是安踏品牌力的不足。品牌力不足一直是晋江系品牌的问题,李宁能在韦德之道系列中把发售价提到1599这个价位都有不少人直呼无法接受。

连根正苗红资源丰富甚至还有国产品牌为数不多的“底蕴”的李宁都不能做到让所有人心服口服地买他的高端篮球鞋,安踏行么?

自然更不行了。

第三点是篮球在安踏内部的地位和策略。

安踏篮球的发展模式就像优衣库的T恤一样,它不需要让你穿着的时候感觉有面子,它只需要让你觉得它值你的入手价格就足够了。


高端的篮球鞋与安踏对自己篮球品类的定位决然不符,安踏要的是把优质资源下沉然后在二级市场有一个能让许多消费者认同的价格。所以安踏会让KT系列货量充足,并且在不高的价位用上自己最好的科技,而且也积极发动IP联名的攻势让鞋子更加好卖。

而且别忘了,在15/16年的夏天,是克莱•汤普森举着自己的KT告诉美国的粉丝们,“有买一双Nike的钱可以买好几双安踏!”

第四点是篮球鞋的潮流化趋势。

大家可以想想欧文系列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样子?可以再想想威少的鞋子。

篮球鞋现在最好卖的是很潮的中端鞋款,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性能第一的。因为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篮球鞋无法对自己的篮球水平有着一个可以量化地提升。与其如此,不如买一双好看的,自己心里舒服,球场边的女生说不定还能注意到你。

这也是为什么KT系列大量地联名并且出配色。


所以说,安踏现在走的路线是没问题的,如果有问题,他去年的营收不会达到340亿人民币这个颇为离谱的数字。

在高端市场越来越向时尚和潮流靠拢时,安踏根本没必要做这个效费比低甚至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更何况,高端市场有FILA fusion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