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朱宝良的红楼往事

近日,杭州市桐庐县公安局发布悬赏公告。公告透露,目前,桐庐县公安局正在侦办朱宝良等人共同涉嫌刑事犯罪案件,朱宝良等2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并对提供有价值线索,有助于案件侦办的举报人,将最高给予奖励50万元。

说起企业家朱宝良,可谓是“草根”逆袭的代表。从走出山沟到杭州闯天下,从“买断”桐庐山水到赴南京打造“服装航母”,从掌控兰州民百到接盘国通快递,朱宝良的大部分人生潇洒而畅快。但如今,朱宝良卷入了一系列调查之中。

谁也无法预言朱宝良能否平安归来,但从坐拥数十亿身家到沦为阶下囚,朱宝良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浮沉?《浙商》杂志将带你走进这位浙江桐庐前首富的红楼往事。


一则简短的午间公告,让桐庐籍企业家朱宝良上了热搜。

2019年12月10日,兰州民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兰州民百”,600738)发布公告称,于2019年12月10日收到杭州市桐庐县公安局函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宝良因个人原因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关事项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

兰州民百表示,上述事件为实际控制人个人事务,与公司经营无关。截至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朱宝良未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2020年1月15日,犯罪嫌疑人朱宝良因涉嫌犯罪被桐庐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此前,朱宝良已经身陷资金链紧张的传闻。这位桐庐前首富能否全身而退?

怀揣3000元创业

朱宝良出身寒门。资料显示,朱宝良1962年5月出生于浙江桐庐县瑶琳镇,早年丧父,靠母亲将其拉扯大。1992年,高中学历、时年30岁的朱宝良怀揣省吃俭用积攒的3000元来到杭州闯荡。

从摆摊卖服装到开办服装厂,靠着服装生意,朱宝良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此后他还办过劳务企业,也建过贸易公司,但都未形成规模化经营。直到1995年,杭州推进市区“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朱宝良从中嗅到了商机,并成立金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即红楼集团的前身,通过租赁杭州第一织布厂在市中心地段的闲置厂房,投资建成了杭州家电城。

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朱宝良又先后租赁了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在市中心地段的闲置厂房和杭州福华丝织厂在凤起路的50余亩土地,投资建设了杭州金都鞋城和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

1998年,乘着上海市“打开城门,引进外地资金发展经济”的政策东风,朱宝良在徐家汇开办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上海宝良家电市场。

虽然目前各类专业市场受电商冲击普遍遇冷,但在国内电商平台还未崛起的那些年,专业市场毫无疑问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朱宝良利用投资兴建各类专业市场积累财富,令其迅速在行业内建立起极高的知名度。而真正令他一炮而红的是,收购国有性质的浙江富春江旅游股份公司。

2000年1月,朱宝良斥资9000万元,收购了桐庐县旅游总公司所持有的浙江富春江旅游股份有限公司49.6%的国有股权,成为全国首家受让国有股的民企,从此一战成名。

以收购富春江旅游为重要节点,在接下来的几年,朱宝良先后以5500万元的价格收购南京夫子庙附近新浪潮广场长期使用权,并打造南京杭州环北市场;以14.01亿元拍得浙江省丝绸集团100%国有股份;耗资4.6亿元获得位于上海城隍庙核心位置的福都商厦等。

跻身民企500强

2001年5月,金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浙江红楼旅游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又更名为红楼集团有限公司,朱宝良一手打造的“红楼系”已现雏形。

《浙商》记者在“企查查”上通过检索朱宝良查询得知,朱宝良担任浙江红楼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兼任上海宝良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浙江富春江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实际控股企业77家,担任法人企业25家,对外投资11家,在外任职28家。

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润百富榜》揭晓,朱宝良、洪一丹夫妇以41亿元位列第1008位。值得一提的是,朱宝良还曾多年位居桐庐富豪榜首位。

总部位于杭州的红楼集团,多次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仅以2016年为例,这一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浙江省共有134家企业入榜。其中,红楼集团以135.80亿元位列榜单第370位。

红楼集团官网资料显示,其下属控股企业及分支机构包括:浙江富春江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兰州民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杭州环北丝绸服装城有限公司、南京环北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南京环北市场)、浙江红楼国际饭店有限公司(准五星)、杭州红楼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兰州红楼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丝绸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红楼饮料有限公司、上海红楼控股有限公司等企业。

在朱宝良的一系列大手笔操作中,其对快递业的投入为之后的资金链紧张埋下了隐患。2012年朱宝良接盘上海希伊艾斯快递,并更名国通快递后,意图砸下20亿元与“三通一达”比肩。但2018年以来,国通快递陷入经营困难,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目前已处于停工状态。

兰州民百旗下的亚欧商厦

因涉嫌犯罪被执行逮捕

随着兰州民百对外公告,朱宝良因个人原因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消息,关于朱宝良被捕原因的猜测,成为了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

2020年1月17日晚间,兰州民百发布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被批准逮捕的公告。公告称,公司于2020年1月17日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宝良家属提供的桐庐县公安局出具的《逮捕通知书》。获悉经桐庐县人民检察院批准,朱宝良已于2020年1月15日因涉嫌犯罪被执行逮捕。

时隔几日,桐庐县公安局对外发布了关于征集朱宝良等人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称2019年12月以来,桐庐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查处了朱宝良等10余名犯罪嫌疑人。

公安机关鼓励广大市民群众积极检举揭发朱宝良等人违法犯罪线索,举报人提供的线索一经核实,公安机关将视情给予1万元-50万元人民币奖励,并对举报人的情况予以绝对保密。同时,公安机关对泄露举报人信息、威胁干扰证人作证的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

记者随后联系了桐庐警方,针对案件进一步办理的情况进行询问,当地警方表示,暂无法透露相关内容,案件详情将统一对外通报。

上市公司“遇到”黑天鹅

朱宝良赖以发家的专业市场,至今也是红楼集团稳定的营收来源。兰州民百公告发布后,《浙商》记者来到了位于杭州市凤起路的环北小商品市场,市场的经营商户大多表示,朱宝良被捕一事对市场和商户的正常经营没有影响,商户们仍在正常营业。

不过,资本市场却对此给予了不同的反应。

由于公司实控人或董事长被拘捕或被采取强制措施,导致股价大幅波动的“黑天鹅”事件已经屡见不鲜,兰州民百也未能躲过此劫。2019年12月10日,朱宝良被采取强制措施消息出来后,资本市场很快对此给出了负面回应。当天午盘开盘后,兰州民百的股价出现大幅下跌,跌幅一度超过6%以上。截至当日收盘,报收4.91元,股价跌幅5.21%,对应市值3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跌去2亿多元。

红楼集团的核心资产是于2003年控股的兰州民百。借助这一重要的资本运作平台,朱宝良不断施展腾挪大法,做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动作。

自2013年开始,红楼集团股权质押频率及比例不断增加,到2016年5月,股权质押率已达99.51%。时至今日,红楼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数量占其持股数量比例的76.04%,占公司总股本的 48.26%。

此外,红楼集团曾在2009年以8.43亿元收购上海永菱、上海乾鹏各100%股权。2018年3月,朱宝良将上海永菱90%股权、上海乾鹏100%股权共作价24.61亿元出售。经过这一操作,为兰州民百带来约18亿元的处置收益,也使得当年净利润达15.84亿元,同比增长1004.41%。2019年11月,又通过公司全资子公司转让上海永菱10%的股权,暂定对价2.22亿元。对于这笔猛增的利润,朱宝良以分红方式将大部分揽入腰包。

耐人寻味的是,在朱宝良被采取强制措施消息出来后,兰州民百于2019年12月26日收到监事何苏娜家属提供的《拘留通知书》,其因涉嫌职务侵占犯罪被刑事拘留。兰州民百表示,目前尚不明确所涉嫌犯罪行为发生在其担任何种职务期间。


稿件来源: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