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里最冤的一伙妖怪,只是和唐僧吟诗作对,却惨遭八戒灭门

唐僧取经团队一路斩妖除魔,为老百姓造福不少,也为君王排忧无数。可是,在斩妖除魔的惯性中,他们也曾制造过一起冤假错案,让荆棘岭的一伙树精成为《西游记》里死得最冤的妖怪。

01

在原著第六十四回中,师徒四人来到荆棘岭,唐僧被化作土地公的松树精用阴风摄去。幸好松树精不是吃货,对吃唐僧肉无感,他摄去唐僧只为“谈诗会友”。于是带唐僧来木仙庵见其他几位志同道合的友人。

“我等不是歹人,乃荆棘岭十八公也。因风清月霁之宵,特请你来会友谈诗,消遣情怀故耳。”唐僧一路上遇到的妖怪都没好事,能遇见这么一伙儿有文化有品位的妖界清流,当时确实挺激动的。

眼前老松树、桧树、柏树、竹子四位老树精,个个样貌不俗,作者用的形容词是“霜姿丰采”、“绿鬓婆娑”、“虚心黛色”,绝不是其他妖怪那种车祸现场的样貌。从外表到内里,这些树精都让人眼前一亮,他们“言谈清雅,极善吟诗”。先是与唐僧谈禅,后来吟诗,唐僧也被他们的才华折服,称赞“众仙老之诗,真个是吐凤喷珠,游夏莫赞。”

自古“诗和远方”不分家,唐僧白胖的外表下包藏着的那颗诗心在树精们的催化下,得到极大的释放。

“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从这里读者们对唐僧的文化修养有了一定了解,他的诗作水平和贾宝玉差不多。唐僧一路上担惊受怕,遇到的都是没品位的妖怪,那些妖怪们尽琢磨唐僧肉是蒸了吃还是煮了吃。这次居然能遇到一伙拉着他吟诗赏月的妖精,能让唐僧获得一次“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放松机会,确实难得。

而且唐僧的文化档次不是三位粗糙的徒弟能比得上的,徒弟们没人会和他一起作诗联句,唐僧的诗心需要得到抚慰。唐僧确实是有作诗雅好,只是难有机会,读者们第二次见到唐僧作诗那是快到终点站时,在天竺国王宫。只因看到宫殿里的四季屏风,唐僧又勾起雅兴赋诗四首。

若是这晚上一直保持这团和气,天亮时把唐僧平安送走,那对于唐僧来说不啻为取经路上最美好的夜晚!在此环境下,唐僧也感觉浑身通泰,这就叫缘分合!气场合 !然而,中途冒出个杏仙,把一切都搞砸了。

02

杏仙是个标准的文艺女妖精。长得漂亮不说,还颇有诗才,注重精神追求,尤其是能从精神追求很快过渡到肉体追求,达到灵肉合一。

她到场后,先是彬彬有礼地给诸位奉茶,又见大家都写了诗,自己心痒难耐,也和了首。其中“雨润红姿娇且嫩”之句写得“内包含春意”。在场的诸位又没有傻瓜,杏仙的心思昭然。唐僧已直面过N次女色考验,自然明白又有麻烦了。拿出第一招:装傻。可是杏仙作风不扭捏,“那女子渐有见爱之情,挨挨扎扎,渐近坐边”,一番大胆举止马上让唐僧浑身不自在,气氛开始往坏里走。

接下来,杏仙如同《聊斋》里那些愿自荐枕席的妖精,借良辰美景表白:“趁此良宵,不耍子待要怎的?”杏仙的欲望属于人之常情。树精们见他俩佳人才子实在登对,从作诗到做媒切换得极快,有的当媒人,有的当保人,有的主婚,开始撮合二位。妖精和人一样,都热衷于做媒,想吃喜糖。

“三藏听言,遂变了颜色,跳起来高叫道:‘汝等皆是一类邪物,这般诱我!当时只以砥砺之言,谈玄谈道可也;如今怎么以美人局来骗害贫僧,是何道理!’四老见三藏发怒,一个个咬指担惊,再不复言。”看得出来,这四老还是蛮懂事的,自觉理亏不言语了。可是小辈的树精不愿意了,跳出来唱黑脸。一个说“我姐姐哪里配不上你?!”另一个更是威胁道:“你这和尚,我们好言好语,你不听从,若是我们发起村野之性,还把你摄了去,教你和尚不得做,老婆不得娶,却不枉为人一世也?”

唐僧虽能拿定一颗铁石之心,但他胆小怯懦又开始哭哭啼啼,念叨徒弟来。正好孙悟空等人寻到这里,树精们马上消失,唐僧得以解围了。

03

八戒听完师父的这番经历后,“不分好歹,一顿钉耙,三五长嘴,连拱带筑,不论好歹,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把两颗腊梅、丹桂、老杏、枫杨俱挥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鲜血淋漓。”这八戒虽好色,但屡次充当辣手摧花的美女杀手,书中不少美丽的女妖精都死于他手,比如:玉面狐狸、万圣宫主、蝎子精、杏仙等。

唐僧上前劝阻,可是孙悟空又说:“师父不可惜他,恐日后成了气候,害人不浅也。”于是八戒把荆棘岭四老也摧毁了。

看到这里,不禁为树精们的悲惨遭遇叹息。作为妖精,即使无害人之心也会被贴上“害人”的标签。用《西游记》的逻辑来解释就是,你现在不害人不等于将来不害,因为你毕竟是妖精。

这种思维方式直到了《聊斋》才有所颠覆,让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刘樱姝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