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桃林花开正艳 ——茌平区胡屯镇林果产业助农增收

 4月8日,走进茌平区胡屯镇的千亩桃林,花开满园,林中香气四溢,果农龚富明正忙着给桃树疏花。


  近年来,胡屯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千亩桃园逐渐形成了规模产业,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主动对接农科院


  “原来这样的花,我是舍不得疏掉的,还有剪枝,看着长长的枝条,真是舍不得剪,通过专家的讲解,咱才明白,果树得科学管理,这样桃才能产量高、口感好。”龚富明一边疏花一边说。
  为科学指导产业发展,胡屯镇政府主动对接山东省农科院果科所,并与果科所建立了长期合作,由该院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果农选择果木品种,定期培训果农,让果农能够掌握先进的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
  该镇不仅每年邀请果科所的专家来实地指导和培训,也组织果农走出去,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的种植和管理经验。3月27日,镇林业站站长贾思华带领8名果农去淄博沂源参观考察,考察果树的修剪、矮砧集约化栽培等技术,学习当地的果袋套用方法,进一步提升种植本领。


做好网络销售推广


  去年,桃子成熟后,李石村的龚福明尝试着做起了网络销售,尝到了在网上打开销路的甜头。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销售渠道受阻,多地农产品出现滞销,龚富明通过网络做起了直播,让客户能够看到自家桃子从开花到挂果,再到成熟的全过程。
  直播以来,龚福明已经收到了十几份订单,虽然桃子还没有成熟,客户已经开始了预订。在胡屯镇,像龚富明一样的果农越来越多,他们不再只专注于种植环节,也开始将目标转向销售环节,有意识地在网络平台推销自家的农产品。


打造品牌桃园


  胡屯镇建立了专业农业合作社,规范管理桃园生产,着力打造品牌桃园。该镇制定了种植桃树三原则:一是苗木质量要高,二是桃子品质要高,三是技术指导要高。同时为了保证果品新鲜,该镇建设了3座恒温库。


  胡屯镇在流转的2000余亩土地上种植了桃树、梨树、葡萄、苹果、枣树、石榴树等近十类树苗。因桃树挂果见效快,所以桃树的种植面积最大,共1000余亩,有春彤、春丽、韩香蜜、中油蟠、映霜红等16个品种,由于品种多,桃子的成熟期也从6月份一直持续到10月份。
  “黄金蜜一号,特别受消费者喜欢,去年每斤最高卖到8元。”龚福明说。目前,该镇红旗一号桃树亩产量达到4000斤,亩产值达2万元;黄金蜜一号桃树亩产量达到2000斤,亩产值达1.6万元,仅桃树这一项可为农民增收1800万元。□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叶晨雯通讯员庞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