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钱与五毛钱

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傻。

因为如果大家同时给他一元与五毛的硬币,他一定会选五毛。

有人不信,就拿出二枚硬币——一元与五毛,让小孩自己选。

结果,小孩还真选五毛。

那人觉得非常奇怪,就问这个孩子;“难道你分不出硬币的价值吗?”

小孩小声说道;“如果我选择了一元,就没人再给我五毛了。”

这个故事的本意是要人不要贪婪,要细水长流,懂得持续性发展。

可就我做自媒体的小贫民来说,真对”这个小孩“有种知己难遇的感觉。

在这个”知识“满天飞的时代,如果用一元代指有没有错误,并有些许干货的文章;五毛代指有明显错误的文章,这种错误——把自己当成傻瓜,写一些傻瓜式,有明显错误,并能让一般观众一眼能看出的问题的文章,再配以惊叹式的标题。

二种文章拿出来“卖”,毫无疑问,“五毛”的文章一定会受观众欢迎,“一元”的文章只能众多毫无特色的商品中被人慢慢遗忘。

把自己当成傻瓜,让观众口诛笔伐,满足观众的自足感;虽然自己被骂了,但好逮将“五毛”拿到手了,而且在可预计的后来,会有更多自以为聪明的观众会进入“这里”,将“傻瓜”骂一顿,而后心满意足的走了,这又是一个“五毛”。

源渊流长,细水长流。

如此模式,岂不是鼓励一元自媒体向五毛跟进,所以惊叹体的,越没内涵的文章会充斥着整个平台。

每一个都看起来傻傻无比,如《惊叹,猪* 葛孔明竟是这样对阿斗的,原来是……》,聪明的观众自然会很生气;傻子小编,字都打错,我要点进去,先骂为上,blablablaballab……。

文章无所谓好与不好,写一些烂大街的事,反正观众正在喷的路上,文章看不看——无所谓。

有时候想想,生在上个世纪的孩子是很幸福的,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干净的时代。所有的东西都向着”一元“以上前进,给出的作品,如果只值九毛,下次一定会向着一元前进,精益求精,孜孜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