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淡定哥”朱广权,如何走上放飞自我的段子手之路?

前两天朱广权又又又一次登上热搜,就是因为和李佳琦一起做了带货主播。

他们号称是“小朱配琦”组合,展开一场“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的公益直播。

平时侃侃而谈引领购买风潮的李佳琦,在朱广权面前像个插不上话的小学生,而网友们刷出的最多评论则是,“天呐,太有文化了吧!”

一上来,朱广权就自我介绍,“今天我命由你不由天,我就属于佳琦直播间”

概括湖北省特产的时候,他以《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开头,将热干面小龙虾莲藕鱼糕以及湖北名茶玉露串联在一起,朗朗上口引人惊叹。

推销莲藕的时候,他说藕代表不变心,因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说道湖北的茶叶,他又半认真半玩笑,“今天和90后一起直播,没带茶杯是怕大家看到里面的枸杞。”

一场直播下来,湖北的特产销量火爆异常,朱广权也凭实力圈了一波粉丝。

很多人都不明白,曾经庄重肃穆的央视主持人,怎么就变成了段子手中的佼佼者?

1、央视主播出圈成热搜段子手

自进入央视以来,朱广权的当家工作便是播报新闻,笔挺的西装,文气的外表,再搭配着一副框架眼镜,无处不彰显着一个新闻主播的气质。

他介绍国内外要闻,播报百姓民生,解说体育赛事,儒雅又端庄。

直到2017年的一天,画风突变……

当时恰逢年末,朱广权在主持直播节目《共同关注》,在网友提问一环节之中,有人问过年的时候电视台放假吗?

按照逻辑来思考,主持人此时应该会回答一下网友的问题,再趁机介绍电视台的春节节目安排。

然而朱广权按捺不住的嘴皮子却展开了翅膀,他说,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换台,就是淡季。”

在他自由发挥的时候,屏幕下方跟不上速度的手语小姐姐,似乎不经意地翻了一个白眼。

网友们一时间也惊掉了下巴,这可是大家奉若神明的央视主持人啊,怎么如此接地气。

从此,这个一本正经说段子的“押韵狂人”,成为了微博热搜常客、B站鬼畜素材大咖,而朱广权的这句经典语录,也变成了商家逢年过节最常用的广告文案。

如果做段子手,他会是最优秀的那个;改行写文案,许多编辑怕是也要被他甩到万里之后;但是不管在其他领域何等出色,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传媒梦。

2、一路开挂的学霸,也曾跌倒

朱广权生于东北的一个小城,他是天生的学霸,从小就记忆力惊人,颇具语言天赋。

别人眼中难熬的学生时代,他好像一路开挂一般,总是轻轻松松地拿到第一名。

与那些追逐北大清华的优等生不同的是,朱广权一直有一个主持梦。

高中时代他是学校广播站的一员,最向往的偶像是白岩松与康辉,为此他决定考中国传媒大学。

学霸也会遇到挫折,朱广权在高考后被中传拒之门外,只因为专业课的成绩并不理想。

在当时以他的高考成绩,随便选一所其他的优秀学校完全不是问题,但梦想的引力是无穷的,朱广权选择复读一年。

这个决定惊讶了许多人,一年之中,他保持着自己文化课的水准,还苦苦练习各种专业课知识,终于得偿所愿,来到了憧憬已久的传媒人的殿堂。

向来品学兼优的他,在读大学期间更是全系名人,他配音的《狮子王》中的木法沙,更是被同学们奉为经典之作。

学霸继续走在开挂的路上,尚未从校园走出,朱广权就已经被央视选中,担任新闻中心播音员。

对于朱广权来说,进入央视是实现梦想的开始,却远远没有抵达终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播音员,也没有让他拥有丝毫懈怠。

他每次都提前来到办公室,熟悉稿件、练习稿件、寻找有没有纰漏,以严谨、务实的态度面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做播音员的日子是漫长的,却没有磨灭他的热情,他始终相信,只要坚持对传媒行业的热爱,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就能创造自己的天地。

他这么想也这么做了,还拥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3、冷板凳上等春天,厚积才能薄发

《荀子》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在央视新闻播音员这个冷板凳岗位上,朱广权一做就是三年,他不断积累增进自己的水平,终于迎来了新的契机。

2006年,他成为了央视《国际时讯》栏目的主持人,以文雅、稳重的姿态出现在电视直播之中。

正是由于朱广权专业的主持水准,以及出色的应变能力,随后的几年他从主持《晚间新闻》、《新闻30分》到成为《新闻联播》记者,进行现场播报“攀枝花6.1级地震”,并于2009年开始担任《新闻直播间》主持人。

他第一次被大众广为关注是在2013年,当时已经是《共同关注》主持人的朱广权,在一本正经的播报新闻之时,一个男性工作人员突然闯入镜头,整理了一下桌上的文稿,并拿走了一个话筒。

这可以算是直播节目中的一个失误,但是令观众佩服的是,当时朱广权眼皮都没有抬,目光也毫不变换方向,似乎根本没看到这个人一样,从此之后他被称为“央视淡定哥”。

当然也有观众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主持人应当与工作人员适当交流,这样既亲切又自然,非常贴近普通人的日常。

观众们议论纷纷,但他们却并不知道,朱广权心里并不是一个拘谨的人,相反他一直有无数的创意想法,会在播报之时插入一些自己的特色,让新闻更显趣味性。

但是在央视严肃的整体氛围下,他并不能显露过多的个人风格,还是要恪守新闻主持人的原则,保持稳重的形象。

然而朱广权骨子里的幽默细胞时刻都在蓄势待发,只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随着央视政策允许主持人改变风格,他也开始走在放飞自我的路上。

4、博观约取,用自己的方式走向大众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朱广权凭借字正腔圆的段子播报,成为了全网最火的央视主持人之一。

在播报天气的时候,冬天他说,“冷空气‘无缝衔接’,没让温度大幅下跌。”

夏天他说,“晒得你走出半生,归来仍然是少年——包青天。”

在号召养狗文明的时候,他说,“你若拴好,便是晴天;你若拴不好,就会跑偏,爱恨就在一瞬间。”

这种段子似的播报插入在一本正经的新闻之中,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引起了巨大的舆论反响。

有人在网上提问,朱广权的段子都是自己写的吗?是不是有团队写好,他自己再来播报。

事实上这些都是他在节目开始之前自己写下的,他从小爱读书,还喜欢听评书相声,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知识,搭配他的“押韵强迫症”,常常能在瞬间想出一个新颖的段子。

网友说他入错了行,是一个被新闻播报耽误的相声演员,实际上朱广权一直专注自己的传媒事业,对于被称为“段子手”这件事,他也是淡定回答,“我们不认为那是段子,就是想让我们的新闻有点温度。”

《景德传灯录》中有一句话,“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不管是在当一个新闻播报员,还是变成广为人知的央视段子手,朱广权都是那个积极努力,不断累积,务实前行的他。

他揣着一颗幽默的头脑,保持着一本正经的态度,再加上自己储存的丰富底蕴,打造出一个严肃活泼的央视主持新形象。

朱广权闯出了自己的风格,这过程正如他说过的段子,“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在爆发的那一刻看起来毫不费力。”

正是这份努力,让他有趣的灵魂在熠熠发光。

我是作者拾光君,看更多深度内容,关注@拾光MEMORY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