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特殊年货

今天晚上终于把最后一点从家带来的酸菜吃完了,带回来的年货整整支撑了我一个半月的伙食,支撑着我度过了隔离期,度过了在家办公的日子,也度过了最开始复工复产的日子。

这些年在外边漂泊,平时回不去家里几趟,所以过年我们是一定会回去的,不管路上要辗转几次火车,也不管千里迢迢到底有多远。之前转车太多,为了路上方便,每次离家的时候也带不上几样东西,现在基本上都是自驾回家,所以每次离家的时候,爸妈都要大包小包的给我们往车上装东西,而我们却总觉得是一种负担,只要有钱什么买不到呢?这么远跋山涉水的带这些东西,冰箱也装不下,纯粹是白白的浪费油钱呢。

谁曾想到这个年过的如此的特殊啊,年还没过完,疫情漫卷了全国,即便是我们所在的小旗县也布满了恐慌的氛围,武汉回来的人也不少,间接接触的人更不用说了,一时间人人自危,门不敢出,菜不敢买,还好婆婆说家里车库的冰箱内屯着好多的年货,还有两缸酸菜呢,怎么着也够吃了,年不用愁。

闭门在家过了个消停的年,又该离家了。头一天,婆婆就开始往我们后备箱里装东西,把后备箱安排的密密麻麻,一点缝隙都没留。第一次,我们都没有推辞,只要是能带的都带上了,鸡鸭鱼肉,最后我们还用水桶装上一些酸菜。酸菜是东北地区独有的可以支撑整个冬天的食物,从小我们就是吃着酸菜长大的,酸菜炖粉条,酸菜炒肉丝,酸菜饺子等等,在以往的年景里,只有酸菜是冬天能吃得到的唯一食物了,联想到这个疫情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回去之后应该是不可能随时出门买东西了,这些酸菜我们就是预备着不时之需的。以前酸菜可以陪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冬天,有了酸菜,封闭多长时间我们的心里都会有底的。

果然,回到小城之后,社区通知在家隔离两周,没事不许出门,我们把从家带来的东西分门别类的装进冰箱,能冻的住的冻上,不能冻的也提前计划着,哪些需要先吃,哪些可以过几天再吃。这个时候不是看想吃什么了,而是看有什么能吃了。青菜是不可能出去买了,家里带回来也基本上是大鱼大肉的,这时候就全靠酸菜来调剂了,隔几顿就包一次酸菜饺子,间或再炒酸菜,酸菜还是比较“宜室宜家”的,自己单独吃也好,和肉类搭配着吃也不错。半个多月的生活全靠它来调节着呢。

以前总不理解老年人的生活观念,什么都喜欢多买,喜欢囤着,总觉得现在买东西这么方便,随时都能买到任何的东西,何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买那么多的东西备着呢。现在才发现其实那是他们那一代的生活智慧经验的积累啊,他们永远是有计划的过日子的,不只是看到眼下,更多的是看到了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