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交警故事 | 在路面书写青春芳华

袁华新,2006年大学毕业后通过考试成为聊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茌平大队一名民警,在博平中队工作12年后于2018年底到冯官屯中队工作。排查隐患、交通秩序整治、安保执勤、接处警、交通安全宣传等工作不断切换中,岁月已悄然流逝了13个春夏秋冬。他也由一介书生成长为中队业务骨干和2个孩子的爸爸。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13年的基层实践历练了意志、提升了业务、坚定了信念,也赢得了赞誉。他工作过的博平中队被评为山东省“一等公路巡逻民警中队”,荣获“集体三等功”,他的年度绩效考核在大队连年名列前茅。


及时救助百姓的“暖男”


2019年10月14日上午10时许,袁华新带队在G309巡逻,当行至刘集村附近时,发现一辆电动三轮发生侧翻,驾驶室一对老夫妇被困。袁华新立即组织周围群众进行救助。原来老大爷夫妇是齐河县潘店镇人,当日载着鲜花去茌平赶集售卖,当行至刘集路口上G309时,因路比较陡所驾驶三轮车侧翻至路边,两位老人被困在驾驶室内,盆栽鲜花全都掉落到地上。袁华新立即组织人员将困在车里的老夫妇两人拖出车外,迅速将车辆扶正,并将鲜花全部收拾到车上。此时,他发现老大爷头部受伤,没有丝毫犹豫,又带着老人到刘集村卫生室进行检查包扎。像这样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


“交警的工作就是在路上。咱经常在路面巡逻,为群众及时排忧解难,能让群众以后出门更踏实点儿。”春夏秋冬,无论在交通拥堵环境,还是在交通事故现场;无论在艰难时刻,还是突发事件的处置,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他始终坚守在一线,为道路安全畅通做出积极贡献。


忠于职守的“忙人”


认识袁华新的人对他的印象往往是敦厚朴实,不善言辞。的确,袁华新13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具体琐碎的工作,没有一句豪言壮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勤而有恒,事无不成。在繁琐和忙碌的工作中,最可贵的正是袁华新始终坚守了初心。“一车一路总关情,想干好交通管理工作需要工匠精神,需要有毕生做一件事情的专注。”他常要求自己,做基层交警工作既要有管理也要有服务,做一名有“工匠精神”的交警就意味着“不为礼赞”的坚守基层,意味着牺牲大部分休息的时间,意味着始终把服务人民放在首位,意味着以队为家扎实做好工作。辖区运输企业源头管理,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事故多发路段隐患排查,校车、危化品运输车、长途客车及旅游包车等重点车辆检查,酒驾、超载、渣土车、农用车违法载人专项治理,电动自行车挂牌,重大活动的安保行动……上班期间都是24小时值班执勤,每每都像陀螺一样旋转忙碌着。他忙,因为他心里装着百姓;他忙,是因为他怀着对这身警服的敬畏;他忙,是因为他牢记着初心,用每一天的忙碌换来无悔青春和路畅民安!



警队里的阳光“才子”


袁华新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娴静优雅和他一样工作优秀的妻子,也有聪明灵动的女儿和顽皮可爱的儿子,还有默默支持他们工作的父母双亲。袁华新特别热爱生活,也是大队有名的“才子”。他喜欢将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用相机记录下来配上写的诗歌或者散文制作成美篇,中队的菜园和执勤路上的一草一木也是他朋友圈里的“常客”。交警的工作就在路上,但在袁华新的字典里没有畏难,更没有倦怠。在他的感染带动下,中队全体队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他所在的中队也成为全大队最有爱、最团结、最有战斗力的集体。

“今天上午就有20多个群众主动来中队给电动自行车挂牌。群众守法安全意识越来越高,道路交通秩序也会越来越好的!”袁华新微笑地说道。他的目光里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袁华新同志始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用青春和热血浇灌着热爱的交通管理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最初梦想。他说:“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选择了一份自已热爱的职业。选择了,就要做到爱一行,专一行!”

茌平交警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