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茶叶:一壶清茶,信阳人的血脉、心血,河南人的骄傲

信阳茶叶:东周种植,历代茶农心血和技艺的结晶

信阳毛尖在不同的时期名称不同,信阳毛尖这个名称是慢慢演化而来的,从而形成信阳毛尖这个品牌。

一、信阳茶叶的发展历史

1、传入期——东周时期

我国是人工种植茶树最早的国家。经过众多茶学研究者佐证我国茶事起源于巴蜀地区,后传入四川,然后逐步发展到全国各地。四川早在西周初年就已经开始种植茶树,但由于秦岭以北的地区气候寒冷,茶树难以向西北推移,只能沿汉水东移。东周时,河南成为东周(京都洛阳)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工种茶由汉水经由湖北襄州(襄阳)传到河南义阳(现今的信阳以及周边地区),又向东传至光山、潢川、固始、商城等县,信阳茶叶是东周时期传入信阳的。

2、普及期——淮南产区的大模茶

唐代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历史称“茶兴于唐”或“盛于唐”。陆羽,唐朝中期一著名学者,是我国古代茶叶科学家和茶文化奠基人,在其写《茶经》前,对申州义阳郡钟山县(现在的信阳浉河区、平桥区一带)、光州黄头港(现今的光山县独山、杏山一带)、固始祁门山进行茶事考察。

陆羽在其所著《茶经》中把中国茶产区列为“八道四十三州”产区,其中的淮南产区中就包含定城、固始、殷城、仙居、光山也就是现如今的光山、固始、新县、商城、潢川一带以及义阳郡(罗山)一带,当时人们称这一带产区的茶为“大模茶”

3、兴盛期

宋代是茶饮最活跃的时代。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王朝在黄、光、寿、舒、卢、荆州6州设13个茶场收购茶叶。茶农所生产的茶叶除了作为租税外,全部由13个官场收购,当时信阳茶叶归光州茶场收购。据《宋会要食货志》载:宋高宗三十二年(年),宋朝当地政府在固始、商城、光山个茶场共收70多公斤茶叶,主要茶区的信阳、固始、商城、光山、罗山等地共产茶42.3万公斤。

4、波动期

从茶学角度来说,明清时期是茶产业从鼎盛走向终极的一个阶段。明朝实行茶税并行制,产茶必缴税,剥削茶农致使产业渐衰。至今,在信阳柳林大、中、小茶沟和浉河龙潭等处仍有明朝茶树砍后的遗株。清代,记载信阳光山、固始、漠川、商城、罗山均有种茶。清末,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掠夺我国的大量资源,茶叶亦大量向海外输出,对茶叶生产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日寇入侵中国,百姓无力种茶,茶园多荒芜,茶树毁有十之八九,到新中国成立前,茶园面积仅剩余0.6万亩。

5、复兴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古老茶乡焕发活力,信阳茶产业走向复兴之路。20世纪70年代信阳茶叶生产迈入第一个高潮,1982年至1983年信阳茶叶生产进入第二次的高潮,一年之内茶园面积增加了数十万亩,总面积达34.25万亩。

6、繁荣期

1992年第一届信阳茶文化节的胜利举办,信阳茶产业达到空前的大繁荣。1993—2005年,茶园面积以每年2万多亩的发展速度增长。2006年9月13日,信阳市政府开展产业发展大会,会上信阳市政府与各县级茶叶相关管理部门签订了茶产业发展责任书。根据茶叶生产的地理环境,产茶区扩展到息县、淮滨等地,不断壮大信阳茶叶的种植区域,逐步实现信阳市八县二区都有茶叶产区。2010年,信阳又在传统的绿茶基础上,以绿茶茶叶为原料,开发生产出红茶一一“信阳红”,为信阳茶叶产品增添了新成员,进一步提升了信阳茶叶生产经营的效益,繁荣了信阳茶文化。

二、信阳毛尖是历代茶农心血和技艺的结晶

“信阳毛尖”不仅是信阳茶产业史发展的标志,更是历代茶农心血和技艺的结晶。信阳毛尖在历史上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称呼。唐代,信阳所在地产区产的茶为饼茶,名为大模茶。宋代以后,散茶和片茶成为主要的制茶方式,因此信阳茶又称为散茶、片茶。明代,随着制茶技艺的提高,淮南茶渐渐由最初的饼茶转为质量较髙的散茶,并把茶叶和茶芽分开制作。因此,又可以把信阳茶称为叶茶或芽茶

“毛尖”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清末时期,当时人们把产于信阳以及周边地区的茶称为“本山毛尖”或“毛尖”。“车云山龙井”在巴拿马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获奖之后正式定名为“信阳毛尖”。新中国成立以后,把产于信阳和罗山南部这一代的信阳毛尖统一定名为“豫毛峰”,把产于潢川、光山、新县、固始的称为“豫毛青”

1994年1月,经茶学研究专家论证,决定把同讳度、同质量、同工艺、同地区生产的茶叶统称为“信阳毛尖”。

2003年7月,信阳工商管理局发布通告:把种植地域在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带的茶场,产品质量和品质外形符合信阳毛尖标准的、加工技艺符合信阳毛尖要求的茶叶,均可使用“信阳毛尖”这一品牌。

感恩相遇,承蒙厚爱,我是小周周,喜欢请关注,咱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