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注意啦!应对教改、提升素养,只要学好这12节课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对此缺乏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

家教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尊重别人、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

然而,现在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不妨反思自己是否是积极的推动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

大家对教育不满,大致体现在:

现在的学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只知道做题,创造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太自私,团结协作能力不足,等等。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问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要一出问题,就去找外界原因。最怕的就是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遇到问题先反思自己。其实,难以和孩子沟通的原因,不是孩子不懂道理,而是家长拒绝成长。

我们认为,以下七种情况,是造成家长对家庭教育不上心主要原因:

1、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教育不教育关系不大;

2、认为自己忙,身心憔悴,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心力不足;

3、认为家庭教育是空洞理论,是听起来好听,用起来不管用;

4、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自流,顺其自然,过问不多;

5、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习的教育,学习的教育就是做作业,上补习班;

6、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们上各种辅导班,音乐、美术、弹钢琴等;

7、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提要求,至于怎么学习不知道,也不愿意探究。

孩子的成长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学校承载着教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等多重责任。同时,养育孩子也是父母们一次珍贵的修行。“庄稼养根,育人养心”。东成私塾“精英精英家长成长特训营”注重落实日常家校沟通,保证信息流畅。



参与课程的家长表示,通过这个课程他们对孩子有了更深的理解, 并纷纷表达了要把这个课程分享给自己亲友的愿望,课后不少家长报名,争取成为下一期课程志愿者来支持更多家长成长。


其实,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萌生“会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善于生活;会相处,善于相处”的意识,并乐于实践和探究。去孩子的世界看看,去了解社会流行的事物。这都是成长。不只是孩子需要成长,孩子的成长是人生轨迹。读读孩子喜欢的书,看看孩子喜欢的电视剧、电影。你就会发现,孩子的品味也没那么幼稚。

优秀的父母,从来不会拒绝学习,也不会拒绝成长。成长很痛苦,其实在人的每个阶段都是如此。和孩子一同成长的父母,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才会让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