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企业泰禾,为何会沦落?路在何方?

泰禾,深陷泥沼之中。自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遭遇资金链危机后,2020年第一季度,资金问题又将泰禾引入了危机边缘。更糟糕的是,泰禾当家人黄其森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目前泰禾破局的唯一出路就是引入战略投资。

1、危机始于2018年

作为50强房企的泰禾,尽管受此次疫情的冲击,但是在人们的人印象中肯定能够挺过去,毕竟其他50强的房企依然坚挺的活着,但是泰禾为什么受到影响这么大呢?此次疫情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泰禾彻底的撑不住了。实际上,2018年泰禾的现金流危机就已经十分严重了。

泰禾的经营性现金流长期为负,回笼资金不足以覆盖投资支出。从2017年开始,银行对泰禾放款变得谨慎。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泰禾集团通过银行贷款融资占比达到41%,2017年银行贷款占比降至20%。到了2018年但是降至18%。2018年泰禾非银渠道融资占比由2016年的32%上升到61%,融资利率也由7.62%上升至8.52%。2018年下半年,泰禾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泰禾集团现金/短债比为0.27,同期万科的这一比率为1.78,可以看出当时泰禾和龙头房企的差距。

泰禾为解决出现的现金流问题,在2019年初,泰禾集团发起了“壹号抢收计划”,短短一个月内销售额就突破了50亿,2019年前四个月,就实现了368亿元的销售额。降价促销的同时,泰禾也开始通过出售项目股权割肉自救。

得益于自救政策的实施。截至2019年3月末,泰禾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已经连续三个月为正,同时,2019年泰禾集团资产负债率为84.55%,净负债率为279.19%,这两项指标较2018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是与其他房企相比,负债水平依然很高,在2020年初收疫情的影响,终于撑不住了。

2、激进的那地策略导致走入深渊

华南地区的商人都具有“爱拼才会赢”的冒险精神,泰禾老板黄其森也不例外。

在政府政策宽松,楼市繁荣时,房企高杠杆战略可以加速企业扩张,但是当调控政策严历时,企业就要赶紧收敛了。

2014年至2016年,是泰禾集团扩张最凶猛的一段时期,三年来总耗资超过500亿元,拿下27宗地块,超过了同期总营收,“高周转、高杠杆”成为泰禾最仰仗的手段。

就比如深圳尖岗山项目,泰禾的拿地楼面价单价达到了7.99万,而周边二手房项目售价一般在8-10万之间,按照当时深圳的政策,楼盘预售申报均价不得超过周边同类同户型项目在售均价。这也意味着泰禾深圳这个项目注定铁亏。此时,泰禾依然没有意识到危机。2017年,泰禾在土地市场依然高歌猛进,先后进入太原、南昌、济南、合肥、武汉、郑州等城市,全年共投入552亿元收购土地,新增土储1069万平方米,这一年也是泰禾收购土地最多的一年。但另一方面销售回款慢。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泰禾回款率分别只有36%、43%,远远低于70%-80%的行业平均水平。

3、引入战略投资成为唯一选择

2020年5月17日,爆出消息,泰禾将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摆脱目前的困境。在房地产行业,房企引入战略投资是比较常见的行为。比如万科、绿城就引入国企作为战投方,碧桂园、华夏幸福则引n入险资作为战投方。只是引入战略投资者,未来大股东将不会是黄其森了。引入战略投资泰禾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