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五大名拳排行榜 全都跟少林有关 第一无可争议


南拳又称南方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作为南少林等拳种与中国南方各地拳种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套路繁多,遍布各省。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上师承关系的演变,形成了多种打法,但多数套路仍具有同一特点,总属南拳。其共同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动作朴实,手法多变,短手连打,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常伴以声助威,技击性强。南拳讲究桩功,以练坐桩为主,还有丁桩、跪桩等。也还有练药手、打砂袋、铁砂掌、点穴功、童子功、罗汉功、青龙功、排打功等。本期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著名的广东五拳,武术爱好者们可以学习一下哦!5 刘拳

刘家拳是广东省的传统拳术,属于南拳流派之一。相传有三种说法,一是刘生、二是刘一眼、三是刘青山所创的,他们都是湛江人,都姓刘,故名刘家拳。该拳短小精悍,步型稍高,步法灵活多变,含胸蓄气,擅发短劲,出拳后肘微屈。刘家拳以灵为主,短桥短马、功夫硬朗、灵巧敏捷、步走四方、拳打八面。如进似追风箭、退似雷电闪、走步须灵活、出手似云烟,它多是以吊马、拖马、侧闪等的技法。而手法上则是禽蟧爪(禽蟧即蜘蛛)、虾公腰(虾公即雄虾),禽蟧爪是指它的桥手快速敏捷,虾公腰是指腰力的运用上要有如虾腰般的爆炸力。其拳术套路有大运天、小运天、十拳、天边雁、八图功、刘家五形拳、刘家刀、刘家棍等。刘家拳是优秀的文化遗产。4 蔡拳

相传是乾隆年间少林僧人蔡九仪(一说蔡展光)所创。该拳流传地区很广,包括湛江、濂江、茂名、化州、吴川、中山、江门等地。蔡家拳以快为主,快速灵巧、敏捷多变、消身借力、因势利导、闪化巧取、以巧取胜、不以力争衡。在技术上,蔡家拳是有着重偏门攻击,快步抢攻,消身借力的特点,马步以三角步为主。步型稍低,步法稳健,动作幅度大,擅发长劲,出拳后肘伸直。其拳套路有十字拳、大运天、小运天、天边雁、柳碎梅、两仪四象拳、拳肘手、六连拳、百鸟归巢等,器械有单头棍、双头棍、蔡家三矢大钯等。3 李拳

据说李拳是南少林寺和尚李色开所创,新会、中山大多打次拳。又一说是惠州李应辉所创,流行于河源、老隆的地。以长桥大马,侧身侧步为特点。以长桥手、抛、钉、插为主要手法。步法有四平马、弓箭步、吊马、拐步、扭步。身形分为单边身和侧身。特点:动作朴素、活泼矫健。多用平击手法、出拳快收拳快。练习是多用圈桥、盘桥、绕步、小步、多跳跃、擅腿法、以灵活多变见长。练习时先学拳后学脚,多用吊马。和客家拳的李家教有所不同,肩关节活动较大,下肢进退灵活。2 莫拳

又称莫家拳,是中国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属于广东五大名拳之一。相传为福建南少林至善禅师所创;一说由莫达士所创,后传至莫清骄(一说莫清娇)。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发源地是广东伙岗村。明末清初,南方两广地区拢乱60多年始息。莫达士父亲莫福田时当13岁,因兵乱由火岗村避难寄迹今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林镇伙岗村(现为仲恺区沥林镇伙岗村),娶何氏为妻,生莫硕士、莫达士二子。传言莫达士曾学艺于少林寺,技成后返回火岗村,因火岗村全为莫氏族人,于是开宗创派称为“发源地伙岗村莫家拳”。1 洪拳

洪拳源出少林寺、相传为洪熙官所创,洪熙官本为福建漳州茶商,创拳后传给南少林的洪门五祖,洪拳后来传入广东,包括五行拳(金拳、夹木拳,水浪拳、火箭拳、土地拳)和十形拳(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彪拳等十大象形拳),著名高手有洪文定、陆亚彩、觉固禅师。铁桥三、林福成、黄泰、黄飞鸿、林世荣等,是南拳中最大的一派。关于其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洪拳是清代南方民间秘密结社三合会(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另一种说法由元、明间陕西地方拳术红拳加上其他拳术演变而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中第一种说法广为接受。洪拳流传区域甚广,如两广、两湖及四川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在台湾洪门由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开始流传,在南中国发展组织,练习武术,宣传反清复明思想。2015年,洪拳列入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