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乡村旅游特色品牌转型升级

隆阳区瓦房乡素有“北冲”之称,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又有搬不完的北冲坝“米粮仓”之称,是西山开发较早的集镇,位于隆阳区西北部怒江峡谷的崇山峻岭中,怒江东岸、大横山西麓,乡名以乡政府所在地——瓦房街而得名。瓦房乡立足乡土、回归乡味、富含乡气、承载乡愁,精心谋划、创新发展,有序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品牌转型升级。

瓦房有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曾被评为保山地区民间艺术之乡,这里的少数民族不仅热情好客同时还能歌善舞,其中以在2007年获云南省第二名的彝族舞蹈“擦大钹”和“上刀杆”尤为著名,现有刺绣、剪纸、构皮纸、水磨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8名。

非遗资源丰富

剪纸——心灵手巧的满族妇女,用剪刀作画,在生活这张朴实无华的纸上,一刀一剪勾勒出生活的希望,也裁剪出了农村生活幸福的模样,这是他们茶余饭后的乐趣,这也是民间艺术最璞真的写照。

刺绣——针与线的辉映,再与布的交织,描绘出了彝族人们笑容里的繁花似锦,描绘出了西山朝阳里独具一格的万紫千红,在丰收后的歌声里穿针引线,穿出了人世间最美丽的遮羞艺术。

水碓、水磨——在碾米机与粉碎机还没有诞生的年代里,最原始的流水与水轮的碰撞,养活了华夏民族子孙万代,水碓、水磨是老祖宗们智慧的结晶,这是人类新石器时代最古老的生活机械。

擦大钹——人始终无法用言语与神灵对话,也许音乐才是唯一的方式,彝族人用歌与舞、清脆的大钹声像上苍表示谢意、庆祝丰收。

特色美食品种多样

火腿——瓦房的水源村与喜坪村,远离集镇,地处大山,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夏天凉爽、秋冬寒冷,生物生长周期较长,于是造就了水源村与喜坪村两村的火腿肉集鲜、香、嫩于一体,盐少、味纯是两村火腿区别于其他知名火腿的优势。

生猪——瓦房地处山区,生猪放养较多,主要以青草、玉米喂食,刚杀的生猪,切里脊与酸菜拌,味道极鲜、极嫩。

斗羊——俗称羝羊。角斗者小尾寒羊因其生长速度快、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率高、皮肉兼用等特点,被誉为“中华国宝”,特别是公羊个头大、好斗,被专家称为世界超级巨羊,是进行肉羊生产的最佳基因库。

景点环境原生态

大横山草甸——位于瓦房乡水沟洼村大横山顶,大横山草甸一年四季景美如画,而且四时不同,春可看花(杜鹃花),夏能观雾,秋能赏叶(加拿大三叶枫),冬能踏雪。

云南满族第一村——水沟洼满族村,水沟洼自然村共有人口87户,348人。其中满族65户 252人,占总人口的72%。是云南省唯一一个历史较为悠久的满族聚居村落,目前已被列入省级民族特色村寨、省团结进步边疆示范区建设“3121”示范点创建村。

传统古村落——瓦房乡党东村,隆阳区三大传统古村落之一,光绪年间所造,可谓珠帘画栋、精雕细琢,虽然相隔百年,仍然气势恢宏,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隆融

编审:李显耀

责任编辑:杨冬燕 施媛媛 唐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