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孝弟忤逆,饿母三日遭天谴,清代杭州“雷劈逆子”原委

眺望古今 聆听奇异事

文:竹溪记

清代杭州曾有一事,在当地被传得沸沸扬扬。

寡妇养两儿,为生活奔波却不能教育儿子

一妇人生了两个儿子,后来儿子们长到三四岁时父亲去世了,这妇人独自一人拉扯两个儿子长大,分别是某甲和某乙。

虽是一母所生,但是这两个儿子差别巨大,某甲是哥哥,某乙是弟弟,某甲虽是长子,却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处处受弟弟的欺负,妇人因要做工养活他们,根本没多少时间去教育孩子。

这也就造成了某乙恶行昭著的名声,虽两兄弟住在一起,但是某乙并不尊重哥哥,还时常偷拿母亲转赚来的辛苦钱,某甲虽看不过去,却也不敢制止。

一日,妇人发现儿子的行为,骂了某乙一顿,不想这顿痛骂不但没有让某乙改过自新,反而让他越发恼怒,出言顶撞了母亲,这种以下犯上之举,不在少数。



后那某乙把偷母亲的钱积攒起来,全部拿去做了小生意,待积蓄丰厚时,便提出要和母亲分家,不论,某甲如何劝说,母亲如何哭诉挽留,某乙都不为所动。

某甲见此,遂问道:“为何要分开过?家中也有数亩田地,若是有一天我们贫穷吃不上饭,也可种田为生,你若是分家了,如何过日子?”

某乙冷笑道:“若是分家了,我就不用照顾母亲,怎会有吃不上饭的那一天,若是不分家,你和母亲会拖累我的。”

某甲听了无话可说,后兄弟二人分家,因做小生意攒下的积蓄,某乙渐渐富裕起来,而某甲和母亲依旧贫穷,有时还吃不上饭,只能喝水充饥,或典当衣物去买米。

母亲来儿子家借饭食,却被羞辱一番

后妇人去某乙家中要些吃食,留下来吃饭时某乙故意用稀粥招待,妇人见了心中伤感,儿子家中如此富裕,每日大鱼大肉,竟给自己喝稀粥,那妇人想到此处,望着那一碗稀粥掉下泪来。

某乙见此,还以为母亲是嫌这碗稀粥太差,便怒道:“母亲可是嫌弃了?像这等饭食,你跟着哥哥一天也吃不了两顿,如今来了我这样又做出这等模样。”

听此话,妇人掉下泪来,心中更悲切了,却也不敢言语,恐儿子不喜不借吃食,一月后,某甲实在是供养不起母亲,原来的一天两顿稀粥,到最后只能两天吃一顿。

见母亲日益憔悴,某甲只能告诉母亲道:“母亲,不如你去弟弟处,我这些日子未赚到银钱,让母亲受委屈了,不论母亲去弟弟处住几日,所用的吃食和花费,待我赚钱后都会给他,不会亏待弟弟。”



妇人见儿子为难,也不好说在某乙处受过委屈,遂听从儿子的话,去了小儿子处 ,天亮就出发到了小儿子家中,某乙见了,反出言讥讽问母亲为何来此。

妇人只得悉数告知,不想,某乙一听便拒绝了,说道:“我不能照顾你,儿子连自己都养不活了,为何我哥哥要让你过来,让你饿肚子也不照顾?这是何道理?”

妇人听此话,流泪道:“你哥哥说了,无论花费多少,皆在日后补给你,”某乙听了,冷笑道:“母亲这话错了,哥哥哪来的钱给我?照顾你我岂不是亏了?就算借钱给别人,也得收利息吧?”

不孝顺母亲,儿子遭了报应

妇人见说不过儿子,只得作罢,只是腹中饥饿,便想着吃过饭在走,哪知此话一出口,某乙大怒:“为何母亲心疼哥哥不心疼我?你吃了我的饭食,我又吃什么?”

妇人说道:“不是我不疼你,只是腹中实在饥饿难忍,”某乙回:“若是腹中实在饥饿,快回哥哥处吃饭吧,我就算把饭分给穷人,也不给你吃。”

说罢,把某乙把母亲推出门外,妇人哭诉又无处可去,恐大儿子为难不好回家,只能在某乙的门外蹲着,三日后,某甲来接母亲。

见母亲蹲在门外问其故,后听母亲三日未进食,便怒气冲冲敲开弟弟的门,两兄弟争执时,那妇人见炉灶上的饭熟了,饥饿之下就要去掀开锅盖。



不想被某乙的妻子阻拦,饿晕的妇人与某乙的妻子拉扯之间,一锅饭全倒在了地上,见此,某乙的妻子竟唤来狗吃掉。

而这时和哥哥争执的某乙,见饭被倒了,竟破口大骂哥哥和母亲,出言不逊说尽脏话,妇人羞愧难当,大哭而去,还未等她走远,忽听雷声大作。

只见天空无云,天色顿时黑了下来,待电闪雷鸣后,那妇人和某甲回头,只见某乙的房屋烟火飞腾,整个房屋似是遭受雷劫一般,某乙夫妇也不见了踪影。

后十里八乡的人说起此事,皆说这某乙不孝,落个如此下场也是报应了。


后记:这种不孝之子的案例不在少数,我曾听过一个事,一个老太太有四个儿子,也是早年丧夫,后独自抚养四个儿子长大。

其中辛苦不用说也知道,那个年代又穷,为了能让孩子们吃饱,老太太真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后来孩子们长大了,也盖了新房子,却对老太太不闻不问。

可怜的老太太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后来有一次雨天路滑,老太太出门种菜时摔了一跤,摔的部位是大腿上来一点的骨头,后来瘫在床上也下不了地,做手术花个几万块也可以治好,四个儿子却不愿意出这个钱,也不管亲戚的劝阻,把老太太一个人扔在老房子里,饭菜不送,大小便都在床上,就这样把老人给饿死了,唉!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