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奶农倾倒牛奶,每天倒掉14万吨?为什么不发放给穷人?

奶牛场倒牛奶是书本里讲述“大萧条”时提到的标志性事件。


当时美国纽约股市大暴跌,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开启了1929-1933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序幕。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由于生产过剩,资本家将大量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一时奶流成河。


然而,在新冠疫情下,这一幕正在美国重新上演——威斯康星、密歇根、宾夕法尼亚等乳制品大州的奶农近期陆续开始把牛奶倒入下水道、池塘、农田等,让人不胜唏嘘。


美国广播公司近日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出现牛奶过剩,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奶农们被迫倾倒数十万加仑的牛奶。”


每天14万吨牛奶流入下水道

“太痛苦了!”

来自美国“乳制品之州”威斯康星州的奶农贾森·里多说,“挤出来的牛奶就这样流进下水道。”

里多的奶牛场位于威斯康星州东南部,有近500头奶牛。他说,自4月初开始,他每天倒掉4700加仑(约17.8吨)牛奶。

同在威斯康星州的迪甘吉夫妇从几周前开始每天倒掉2万加仑(约75.7吨)牛奶。

他们说,此前从未倒过牛奶,看到牛奶流入下水道的场景“心都要碎了”。


美国最大的乳制品合作社美国奶农公司估测,美国奶农目前每天倒掉约14万吨牛奶,另据国际乳制品协会估算,目前美国5%所产牛奶被倒掉,如果未来几个月疫情不能好转,这一数字或将翻番。

2018年7月14日拍摄的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家奶牛农场。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倒牛奶这一幕也在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陆续上演。

肯定会有很多网友在问“这么多牛奶为什么白白倒掉了,发给穷人救济百姓不好吗”


我当时在读课本时,也是很纳闷,资本主义都这么奢靡的吗?一边在白白浪费地球资源,一边却饱受着饥饿贫穷,我都有劫富济贫的冲动了。


可是现在再来看这件事情,或许销毁掉是对他们来说最好的选择了,也是对这个社会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这些富得流油的“资本家”要选择把牛奶倒掉?


由于美国乳制品行业高度精细化,许多乳制品的加工、包装和物流为连锁餐厅、学校、出口这种大客户量身打造,不适合分发到超市零售,而调整生产线需要时间和资金投入。


因此,“换轨”成本导致行业无法无缝衔接奶农和消费者,眼下倒奶潮成为必然。


美国广播公司在报道中解释。“之所以出现牛奶过剩的现象,是由于通常在餐厅提供牛奶的学校现在关闭,以及商店限制每户家庭的牛奶购买量,许多美国家庭在疫情大流行开始时就囤积了大量牛奶,现在对牛奶的需求不高等原因所导致。”


面对牛奶过剩,他们有三种处理方式:1.留作库存;2.低价出售;3.销毁。


先看第一种,留作库存。


当时没有无菌包装技术,牛奶最多可以在低温环境储存七天,牛奶会过期。另一方面,牛奶已经过剩了,奶牛不会因为牛奶过剩就不产奶,奶农还是要去挤奶,不然奶牛的健康还会出问题。最后牛奶留作库存,储存费用对于当时的独立奶农来说只能是雪上加霜。


再看第二种,低价出售。


即使是低价,这也有个基本要求,那就是卖出牛奶的利润至少要高于牛奶的储存、运输等费用,简称交易费用。我辛辛苦苦把牛奶拿到市场上卖,得到的钱甚至不够路费,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干吧。


此外,当时牛奶价格已经一路下跌,奶农希望通过工会来谋取一个合适的价格,但一直没谈拢,工会便组织倾倒牛奶、大罢工来抵制低价收购。减少牛奶的供应,争取一个高一点的价格,很好理解。即使有些奶农想要低价出售,也会被人拦截。1934年1月,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上千奶农封锁了公路,倾倒了超过10万磅的牛奶。因为你这低价出售的获利空间,是以整个奶农集体利益的牺牲换来的。


最后看第三种,为什么是销毁而不是免费赠送。


免费赠送牛奶,增加了市场的供应,结果只能是进一步拉低市场价格,这在任何一个产业里,都是对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工会不会容忍。当然,如果你是个人跑去一个独立奶农的家里,他是很有可能让你免费喝个够的。


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邻里朋友间赠送牛奶,换来的就一定是关系的增近吗?



现实中的各种负能量案例太触目惊心,这里只讲一个段子吧。乞丐到小王家乞讨,他给十块,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给十块,持续两年。一天只给五块,乞丐: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小王:我结婚了。乞丐一巴掌打过去:妈的,你竟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


段子有点夸张,不过容易得来的总是不知道珍惜。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且不说万一牛奶味道不好甚至喝坏了肚子招来怨言等等,单说现在牛奶过剩,免费送,连续送个一两年,如果以后行情好了,还送不送?送,平白无故承受经济损失;不送,难保个别人不会来索要,口出恶言,最后反而关系破裂。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大危机时,奶农选择将牛奶倒掉,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无奈与辛酸。繁荣的时代,他们分得一杯羹,暂时衣食无忧,大萧条一来,则沦为最卑微的牺牲者,历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