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到头了吗?底线思维是上涨机遇

迄今人类真正消灭的传染病似乎只有天花。那么新冠病毒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最终会如我们所愿被人类消灭?还是像感冒病毒一样和我们长期共存?成为一种传染病,在全球广为传播?这是绝对不是我们愿意接受的事情,但是疫情真的拖下去,谁也说不准。而且从最近的疫情数据上看“第三波疫情”继续发酵!

Y Q 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已经显现。如果说2月份是中国加油,那3月份就变成了世界加油,而4月至今就是油加多了。今天石油价格接着崩,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的貌似没底一样,中石油股价再创历史新低,真是接着给大家添堵,油价涨的时候说挑战,油价跌的时候喊困难,没担当,整个一渣男典型~~呸~~。


这时候权威机构又出来讲话了,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执行主任比斯利周二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中警告说,全世界需要采取行动,以确保疫情不演变成人道主义灾难和粮食危机。


全世界每天有8.21亿人在挨饿,其中1.35亿人正走向饥饿的边缘。而新冠疫情将把额外1.3亿人推向饥饿的境地。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看到大约30多个国家出现饥荒。“我们不是在讨论人们饿着肚子睡觉的情况,”比斯利对《卫报》表示:“我们说的是极端境地……如果我们不把食物送到人们手中,他们就会死。”


当然从上层的表态上看,中国粮食储备充足、粮食加工生产能力总体富余,全国成品粮油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价格总体稳定。而且看起来还有余粮生产茅台!今天农业板块上涨,就是体现了底线思维。

中国目前有两大主要口粮,小麦和稻谷,库存量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

全国粮食加工企业有5000多家,每天可以加工小麦和稻谷96.2万吨,按照一人一天一斤来算,加工量够14亿人吃一天多。

但是疫情若是拖下去呢?中国大豆需求1.1亿吨90%依赖进口!玉米产需缺口是2570万吨。现在主要粮食生产国开始禁止出口,这部分怎么办?

同时美国的资本集团目光瞄准的地方,主要是两个:一、是石油,二、就是粮食。


亨利·基辛格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是洛克菲勒家族一手栽培起来的得意门生。就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

我们和美国打了2年的贸易战,上层一路搏杀,反复拉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情愿用巨资买来自美国的科技商品,甚至不惜开放金融业,让美国资本进入中国。然而,这些条件即便是答应了,也坚决不开放农业。因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吃不饱,那是要出大事的,看过电视剧天下粮仓的都应该明了。

最近星巴克,还有肯德基都宣布推出新品食材,均是自去年开始就火遍全球的“人造肉”。似乎很应景,于是多重因素叠加就让农业板块集体大涨!

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后续市场面临了2种情况:


第一、到了夏天各大主要经济体,比如欧美逐步恢复正常经济活动,但是通货膨胀开始飙升,物价高企,各种争端不少。

第二、Y Q不断影响市场,经济活动迟迟不能恢复到之前水平,经济萧条引发大规模的企业违约。

简单来说,今年全球经济大概率就是进入昏迷状态,不要想着“诗与远方”,关键是你手里有钱,还有口吃的。

所以今天盘面上红艳艳的豪横拉升,依然有机会冲击上方压力,只是题材中充满了备战备荒,醉生梦死的气氛。提醒朋友们,注意控制仓位。

贵州茅台创了历史新高,昨天他发布了2019年年报,实现营业总收入888.54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净利润412.06亿元,同比增长17.05%。公司营收、净利均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公司推出了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0.25元(含税)的最壕分配方案,分红比例达51.9%。所以对于机构来说它就是一只会下蛋的鸡!它里面基本没啥散户了。

目前不少于7家机构上调了对贵州茅台的目标价。招商证券给出的最高目标价高为1519元,最为乐观。中信证券上调茅台1年目标价至1500元,坚定推荐。

目前来看,医学界的认识是新冠病毒可能要跨年。这就意味着Y Q拖得时间可能会很长。在没有疫苗出现前,Y Q防控的易耗品需求将持续增加,比如口罩和洗手液,所以今天虽然医疗器械板块出现分化,但是一季度业绩确定性比较强的板块还是它们。

比如口罩和防护服带动PP和氨纶粗旦丝大涨,海关数据表明,3月初至今,全国共出口口罩38.6亿个,基本一天一亿的出口量,而且3月下旬中国复工速度加快,口罩产能应该在5-10亿/天,尤其是5月中小学复学以后,校园需求又要再上升一个台阶。

因此由于口罩和防护服需求暴增,熔喷布产能紧张,高利润刺激下,中小作坊用纤维料PP生产熔喷布,引发国内聚丙烯纤维料价格暴涨,随后上层监管,两桶油纤维价格设置最高11500吨的天花板。按照乐观估计的口罩10亿只/天,防护服300万件/天算,新增消耗丙烯245万吨,占聚丙烯消费的8.5%,能够适当缓解2020年600多万吨PP产能的预期增长带来的产能压力。产业链上受益的公司,就包括:卫星石化,宝丰能源等。

还有口罩耳带用的氨纶粗旦丝大幅增长,氨纶140D的价格已经从3月底的2.8万吨,涨到了4万/吨,净利润超过1万元,所以10亿只/天口罩的产量直接拉动氨纶粗旦丝产量3.7万吨,拉动需求增速5%.相关公司包括:华峰氨纶有18万吨氨纶产能,新乡化工12万吨,泰和新材7.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