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打卡”百害无利,孩子信息无处可藏,杜绝阅读“打卡”

淼儿妈最近在朋友圈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亲子阅读”打卡被刷屏,很多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都推出了一种“亲子阅读”打卡的活动,要求在多少天内连续阅读打卡,中间不允许中断,而且,家长必须亲自陪伴着孩子阅读,否则认定阅读打卡失败。“亲子阅读”打卡,到底好不好呢?家长们的意见也是褒贬不一。


很多家长对“亲子阅读”打卡的方式表示不满,认为是形式化,宣传化,并不能真正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更有家长说,以前,自己总是买各个各样的绘本故事讲给儿子听,自从幼儿园开始要求“亲子阅读”打卡后,慢慢地发现,孩子的专注度不再是认真听故事,而是更多地看重视频效果。

某幼儿园要求家长每晚陪伴孩子阅读30分钟,同时也要把“亲子阅读”的视频发到朋友圈,并注明哪个幼儿园,连续完成21天后,幼儿园会给孩子一个“阅读健将”的小胸章。​淼儿妈认为,“亲子阅读”是一件好事,但是,强制性要求家长和孩子阅读打卡就有了“广告”嫌疑,朋友圈“阅读打卡”促进不了阅读的能力,但是,却能把“广告”效应做到最大化。

朋友圈“亲子阅读”打卡,其实间接性地给孩子带来了很大安全隐患,毕竟,在视频打卡时,家长要说孩子的名字以及就读的幼儿园,这就间接的告诉了不法分子,孩子的详细信息,从而,对孩子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亲子阅读”是一件非常值得推广的事情,确实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但是,淼儿妈认为应该杜绝“打卡”行为,阅读并不是表面“工程”,而是让孩子真正喜欢上阅读。

我是淼儿妈,更多育儿知识,尽在淼儿妈育儿,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