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裡的宮鬥哲學:戀愛中能全身而退的女人是真的輸了

最近重新刷了一遍《如懿傳》,發現滿屏幕的嬪妃,其實只有四種。

有情無愛的皇后富察琅嬅,有愛無情的陳婉茵,無情無愛的衛燕婉,有情有愛的如懿。

宮鬥劇裡的女人,很少有人可以全身而退。不爭不搶被忽視,一輩子平平,放在一邊連擺設都不如。

機關算盡被吞噬,樹大不僅無法乘涼反而更容易招風,不拼搶一回,好像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

1、位高未必最得意

富察琅嬅的一生是屬於家族、地位的,她對如懿的恨意源於最開始爭奪嫡福晉。

只要撼動她的位置、威脅家族的榮譽,就是她的敵人。

在喪子之後,她極力反對把女兒遠嫁。

如果不是身上的責任,她可能只想做個孩子健康、幸福快樂的母親。

所以這一刻的她變得和平時溫婉的皇后不太一樣。

頂撞、強撐,她想用一切的辦法留住孩子。

她和公主說,女兒有什麼用,一定要是男孩才好。

因為她明白,男孩有自己的人生和選擇。女兒只能聽從家族的指示。

當族人利益和自己擺在一起的時候,她機械地選擇了族人。

這是她的使命也是她的悲哀。

沒有青梅竹馬的愛情,也不敢想願得一心人。

她一直按照榮譽的路線按部就班的走著,擁有皇后的權利,卻從沒有過女人的一生。

皇上對她也是這樣,相敬如賓、尊重愛戴。

制約、權衡、每一段姻緣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

情有,但愛無。

2、得到未必是永久

衛燕婉能做出來的事情,比咱們想得還要多。

她和琅嬅所求的不一樣,琅嬅姿態高,自覺和嬪妃不同,她不費心爭寵,只想做有利的事情。

衛燕婉從來不會滿足,妒忌、貪婪、狠毒,這些她都有。

只要對自己的有利的,哪怕只是能讓心情變好的,她也毫不猶豫地去做。

她原來一無所有,每得到一樣都是戰利品,所以她每次害人都毫不留情。

一步一步往上爬,就像舔著凍刀片上的血一樣,疼也停不下來,一切都是那麼地吸引她。

無情無愛,都是為了自己。

這樣的脾性有時候很合皇上的胃口,誇張又淺薄。

一顰一笑都帶著慾望,不難看懂卻很難看穿。

受過最嚴苛的刑罰,得過最繁華的榮耀。

3、相愛未必是永恆

如懿應該算是一個戀愛腦了。

不說情話之前,她思路清晰,殺伐果決,看事明白。

皇上一遞過去甜言蜜語,她就馬上沉浸在蜜糖裡,一臉的你開心就好。

前期的皇上也是不斷放糖,一直佈局,只為了保全如懿。

生活在一起很長時間的夫妻,都會覺得,自己的另一半變了。

沒耐心、脾氣大,其實不是人變了,而是心境不同,藏起來的部分出現了。

兒子爭權、妻妾爭寵、大臣站隊,他早不記得自己年輕時候的溫柔了。

最可怕的是,他已經放棄經營感情,做起了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而你還沉浸在愛情出現的某個幻象裡。

如懿就是這樣的。

多年的感情、少年的恩愛。

為愛而活,被情所累。

4、不爭未必是幸福

即便是衛燕婉受盡折磨,但她的一生也算精彩。

陳婉茵就像是一個過客。

戲裡的路人甲乙丙,戲外的孤苦無依人。

皇上除了封位的時候提一下她,就再也不會說起她。

就算是同在一個院子,也不會想去她那裡坐坐。

她也不願意打擾,皇上真的來了,也不知道要說什麼。

她愛的是自己一遍遍畫出來的人,並不是那個也會有心機,也會耍手段的皇上。

這樣也挺好,愛著心裡的人,就不會因為幻境被撕破而傷心。

沒人想要害她,也不會有人和她浪費時間。

全身而退,索然無味。

別人覺得她一直安穩到最後是贏了,但好像從沒來沒出現過的人生才是輸了。

愛裡,你是哪個她或他?

#我要上頭條# #我的觀影報告#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和我聯繫,謝謝。

【我是楊小球,喜歡看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