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夺取“双胜利”建设“四强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冰珂 通讯员 石少华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大考”,宝丰县在全力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聚焦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围绕“工业强县、物流强县、文旅强县、乡村强县”建设目标,全力推进,务求实效,各行业复工复产呈现良好态势,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满意“答卷”正在父城大地上徐徐展开。

“三个最”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

测量体温、检查卫生、抽查食材……4月27日早上5点,宝丰县市场监管局驻该县一高临时党支部书记吴树立与3名同事和往常一样,来到学校食堂开始了当天的工作。

4月7日,全县3186名高三学生返校复课,为全力保障复课师生的饮食安全,县市场监管局将监管岗位前移,把党组织建在学校监管一线。该局局长任朝阳介绍,该局抽调12名党员骨干建立3个临时党支部,提前一周深入县一高、县二高和红星高中,对食堂进行全天候、全覆盖监管,把好校园食品安全关。

“我们按照最高等级的防控要求,紧抓‘最高等级防控’‘最严措施排查’‘最优预案救治’三个关键环节,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宝丰县委副书记、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汤红漫介绍,自2月28日宝丰县唯一一例确诊病例痊愈出院后,该县持续实现“确诊患者全部治愈清零、所有疑似病例全部排除清零、所有密切接触者(包括医护人员)全部排除清零”的目标,且未出现一例无症状感染者。

最高等级防控。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后,先后3次调整升格,专项工作组从8个增加到13个。其中,乡镇指导组全部由参加过2003年“非典”防控的经验丰富的“老战士”组成;工矿企业疫情防控组全天候监管正常生产的8家企业,并摸排、引导81家未生产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社区防控组组织各局委800多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对全县63个薄弱小区,尤其是城区“三无”小区,开展网格化、地毯式排查,排查具体到社区、到小区、到楼栋、到房号,形成以小区保社区、以社区保城区的防控体系。

最严措施排查。全县设立8个交通检查卡点和高铁平顶山西站、宝丰火车站2个检查站点,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检,查清来宝返宝途径,加强追踪管控,准确掌握信息;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采取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和村医包户的“三包”制度,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坚持“最好不流动,尽量少流动”原则,排查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构建以村保乡、以乡保县的防控格局。

最优预案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关口前移,对医学观察病例做到“三清楚”(基本信息掌握清楚、生活轨迹了解清楚、接触人群调查清楚);对医学观察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家庭,落实“三个一,两到位”(一只温度计、一瓶消毒液、一封告知书、家居消毒到位、监管随访到位);采样送诊工作要做到“四个早”(早送诊、早隔离、早采样、早诊断)。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发热门诊、12个乡镇卫生院预检分诊点确定为病例初筛机构,确定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县级定点救治医院,设立留观、隔离病房11间,建成宝丰版“小汤山医院”——县中医院新院址,新增留观病房8间、隔离病房4间,床位增至23张,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确保发热人员得到快速转运、准确诊断和及时救治。

离汉通道开放后,宝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门下发《关于做好武汉返宝来宝人员健康服务工作的通告》,印发了《武汉返宝人员告知书》,在高铁平顶山西站、宝丰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口设置了服务台,登记表、引导牌、测温仪、消毒用品等一应俱全,武汉返宝来宝人员按要求提前24小时向目的地乡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告知抵宝具体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和身体健康情况,抵宝后第一时间到县中医院新址健康服务点,出示湖北健康码“绿码”、如实登记信息、接受核酸和血清检测。

宝丰县安排外出务工直通车,送务工人员复工

“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当前,疫情防控态势不断向好,但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繁重,我们将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巩固防控战果,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宝丰县委书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许红兵说。

“两手抓”奏响复工复产“交响乐”

春光明媚无限好,莺歌燕舞人欢笑。4月27日上午,位于县产业集聚区内的河南铁福来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订单产品。

该公司生产总监连春献介绍,公司自2月18日复工以来,车间工人已全员到岗,他们吃住在公司,加班加点赶工期,每天可生产2000多个零部件,预计上半年可生产300台套各种型号的设备,产值将达1.2亿元左右。

“我们要在坚决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项目建设做好充足准备,全力策划好招商选资、产业培育,努力做到‘防疫发展两不误’。”许红兵说。

进入2月份,该县就根据疫情变化及时研判,率先出台政策意见,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职工队伍和减轻企业负担3个方面,支持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服务企业有温度,复工复产加速度。该县按照分批逐步、应复尽复、一企一策等原则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2月20日,根据全县疫情防控态势和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需要,该县专门抽调精干力量,入驻全县91家规上企业,提供“保姆式”贴身服务,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复工复产中,只要企业具备复工条件,在网上提出申请后,该县便安排专人在24小时内办齐复工备案手续,并由政府统筹供应防护服、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同时,该县还及时开通企业用工“绿色通道”,利用网络渠道为51家企业发布5500个用工需求信息,解决企业“用工荒”问题。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目前,该县91家规上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工率100%;企业员工返岗人数25490人,人员复工率91.6%;在建的74个重大项目已复工开工67个。全县企业正在如火如荼加紧生产,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目标任务。

“四强县”擘画经济发展“新蓝图”

4月27日,位于宝丰县周庄镇中和寨村的沃野上,一辆辆大型机械正在田间作业。过不了多久,一排排钢架保温大棚将在这里建成,用于羊肚菌的种植。

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镇袁庄村村民驾驶农业机械在麦田作业

这是该镇围绕助力“四强县”建设发展愿景,结合本地实际主攻羊肚菌特色种植产业,逐步改变“多而杂、小而全、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突出”的格局,着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的举措之一。

“目前,我们镇的中和寨村、周庄村、马川新村已经新流转土地100亩,开建大棚110个,全镇其他村(社区)也都在积极行动,争取达到年底建设大棚500个的目标。”周庄镇党委书记董国强说。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工业强县、物流强县、文旅强县、乡村强县’建设目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宝丰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王代强说。

精准研判,找准着力点。宝丰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会同国内著名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围绕主导产业,科学制定发展目标,精准确定发展策略。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并参考研究机构建议,宝丰决定利用6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成工业强、物流强、文旅强、乡村强的“四强县”,迈入全国县域经济100强。根据这一总目标,县委出台了指导意见,县政府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把每一年度的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进行量化,分解给各单位、各乡(镇)、街道、林站,促使干有目标、奔有方向。

精准发力,找准突破点。宝丰县严格落实平顶山市政府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稳定经济增长的20条意见,开展“促复工开工、掀建设热潮”活动;部门联动,集中力量强化协调服务,为企业和重大项目复工复产创造条件;积极实施“隔空招商”,让网络创造新效益;坚持把富民和强县统一起来,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发展质效;持续深化“县管校聘”、医疗卫生、文化体制、融媒体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精准服务,找准切入点。该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成立营商服务中心,出台《宝丰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评议办法》,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服务流程,普及“网上办”等多种线上办理方式,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围绕视光、不锈钢、新型炭材料加工、奶牛养殖及奶制品加工等产业,进一步完善“四张图谱”,落实“四个拜访”,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包装等工作。

此外,宝丰还对涉及营商环境的部门进行专项巡察,实施政企干部交流政策,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整顿,实行首接负责制,强化“敢负责”担当,为服务对象提供全程服务;深化“亮诺践诺”行动,提升“善作为”质效,以推动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工作落实为重点,促进各单位亮诺再细化、践诺再加力、落实再增效。截至目前,宝丰共为外来客商代办服务事项21件,收集有价值招商项目合作信息260余条,洽谈对接招商项目55个,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3个,总投资136.8亿元。

“我们将积极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以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为重点,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奋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建设‘四强县’、迈入全国‘一百强’。”许红兵说。

本版图片均由何五昌摄

编辑:王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