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的摩洛哥旅游业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17期,原文标题《疫情冲击的摩洛哥旅游业》,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尽管很早便采取了铁腕的封闭政策,但摩洛哥疫情依然是目前非洲大陆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经济支柱,摩洛哥的旅游业及其数以百万的从业人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记者/吴丽玮

3月16日摩洛哥突然执行“封国”禁令后,大批游客滞留机场


戛然而止的旺季

每年的3~5月是摩洛哥的第一个旅游高峰。古城马拉喀什位于摩洛哥西南部,是其著名的旅游胜地,特色之一就是入住当地的传统庭院酒店。

Riad Be Marrakech是马拉喀什的一家网红酒店,入住一般需要提前2~3个月预订。老板默穆罕默德·布萨迪(Mohamed Bousaadi)告诉我,3~5月的马拉喀什非常热闹,他们的酒店在这三个月原本是爆满的,“现在所有的订单都取消了,对我们来说肯定是灾难性的打击”。自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宣布“新冠肺炎已具有大流行特征”后,布萨迪便迅速发现它对生意的影响,“很多客人开始取消预订,有些人本身还是想来的,但因为航班取消来不了了。马拉喀什,甚至整个摩洛哥,游客数量立即就大幅减少了”。

在摩洛哥以中国游客为主的华人旅行社,对疫情影响的感受更早。

摩中友好旅行社总经理蔺超欣告诉我,1月23日武汉突然封城之前,在摩洛哥的华人对国内疫情的发展知之甚少。“当时团队量还是相当大的,在武汉封城前后两三天里,我们一共接了100多个国内来的团。春节一个月的业务量,原本就占到我们全年营收很大一部分。”但随着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下发通知,暂停团队游和“机票+酒店”旅游产品后,原本马上成行的国内旅行团全部迅速取消了。“当时本地华人旅游业的一些人呼吁说,要导游们‘弃团、甩团’,就是说导游不接团了,要保护好自己,因为当时还有一些已经提前入境的中国客人还没有结束行程。”蔺超欣回忆说,他们对在此期间结束行程出境的游客团队还持续了一段时间的信息跟踪,只有一个团队有惊无险。那个团队在摩洛哥玩完后去了西班牙,有个人刚去就发烧了,被送进当地医院,“24小时后被诊断为普通的流感,这才松了口气”。

实际上,中国导游的恐慌和纠结并不需要持续多久,武汉封城三天后,春节期间的国内旅行团全部取消,紧接着一周后,3月和4月的国内团也全都取消了。

摩洛哥政府宣布进入紧急卫生状态后,警察和武装部队走上街头,严厉制止市民的违规行为


自2016年6月1日摩洛哥给予中国公民免签待遇以来,中国游客数量呈井喷式增长,从最初的每年2万人,迅速增长到2019年的15万左右。心享游旅行社定位为较高端的定制游,按照客人的需求制定行程,三年多来一共带了一万多中国游客进撒哈拉沙漠。老板俞凌琳告诉我,给中国游客免签待遇的第一拨热度已经过去了,“最开始来找我们的是包括旅行博主在内的各种极致玩家,几年下来,这些人该来的也都来过了,接下来要进入常规旅行的阶段”。

现在她的客人里,70%是欧美的中国留学生,只有30%是国内来的游客,这样的顾客结构,让她在3月初时感觉生意还算不错。“来摩洛哥旅游的本身就是欧美居多,这里是欧洲的‘后花园’嘛。”摩洛哥位于非洲大陆西北角,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或是从北美跨过北大西洋来玩的游客是每年摩洛哥1000多万入境游客中的绝对主力。

心享游旅行社最开始在一些留学生中树立了好口碑后,在这个圈子的知名度被迅速打开。“一般华人旅行社考虑到语言的问题,都要雇用中国导游的。但中国人在摩洛哥拿不到导游证,所以团队里还要雇一名当地导游。中国导游的工资水平是很贵的,对于我们这种小团队来说成本就会很高。”俞凌琳说,为了降低成本,她的团队没有配中国向导,把这部分钱省下来补贴到客人的酒店和餐饮上,对此留学生们都非常满意。而对于不会英语的国内游客,他们也有专属服务的微信群,保证沟通顺畅。

海外留学生春节时不放假,复活节是他们一年里头的第一个假期,4月初原本是心享游旅行社一年中最繁忙的时间之一,“每天十几个团,三天至少有50辆车在路上”。俞凌琳说。但随着3月16日摩洛哥正式关闭国境,以及3月19日本地居民开始居家隔离开始,所有的订单都取消了。

俞凌琳在摩洛哥南部小镇瓦尔扎扎特开了一家定制游旅行社,3年来带领1万多名游客进入撒哈拉沙漠


数百万旅游失业人口

俞凌琳在瓦尔扎扎特建了两年的酒店原本计划3月底开张营业。4000平方米的地,一共只盖了12间房,但把一层和顶层露台都设计成了餐厅,室外泳池旁边也布置了一个小餐吧。这是按照当地人的想法设计的,“他们会觉得很多人闹哄哄地住在一起感觉不好,在沙漠里好的酒店应该是安安静静的,可以看星星的感觉。”俞凌琳说,当地人虽然不富裕,但中产阶级家里都会有一幢楼,“一层是客厅、餐厅和厨房,二层是卧室,顶层还会有一个晒台”。

按照往年旅游旺季的特点,摩洛哥的酒店房间供不应求,好的酒店不但需要提前预约,旅行社还有因酒店超售被取消订单或更改酒店的风险。为此,在摩洛哥旅游发展局2020年的发展计划里,第一个目标就是增加16万张旅馆床位和4万张奢侈酒店床位。

瓦尔扎扎特是摩洛哥南部的一个小镇,虽然不像卡萨布兰卡、舍夫沙万、马尔喀什、菲斯等旅游城市名声在外,但因为处在进入撒拉哈沙漠的最后一站,在摩洛哥旅游业中也具有一席之地。“从马拉喀什开车进沙漠需要10个小时,很少有人会一路不停地开过去,一般都会选择在这里住一晚。”俞凌琳说,这里也是一个备受青睐的电影拍摄地,拥有一座拍摄过很多好莱坞电影的影视基地,从旅游资源和设施供给上来考虑,在这投资酒店都是值得的。

“摩洛哥接近欧洲,早就是非常成熟的旅游市场了,设施很齐全,价格也很透明。你能找到10欧一晚的房间,也能找到1000欧一晚的豪华酒店,什么样的价格,对应的就是什么样的设施和服务。”俞凌琳说。

俞凌琳在摩洛哥开旅行社有三年多的时间。因旅游认识的当地人小默成了俞凌琳的男朋友。今年寒假,俞凌琳带着女儿来摩洛哥躲疫情。3月2日,原以为安全的摩洛哥确诊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接着是3月5日的第二例,两人都是由意大利返回摩洛哥的侨民。

摩洛哥旅游资源丰富,在这里既可以在热带海边度假,也可以骑骆驼深入到广袤的沙漠中


实际上,早在两周前意大利的疫情大规模暴发之后,很多摩洛哥的本地人就出现了恐慌的情绪。根据2018年驻意大利摩侨社区的数据,在意大利获得居住证的非欧盟公民中,11.9%是摩洛哥人。“人们很担心这部分人会因为疫情返回国内,把病毒带回来。”在卡萨布兰卡做旅行社调度的吴嘉敏告诉我。“当地人跟欧洲人的想法很接近,戴口罩代表你有病,正常人是不会戴口罩的。”旅游博主羽小团和三口草莓当时正在首都拉巴特旅行。三口草莓回忆当时想戴口罩的窘境:“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像当地妇女那样裹上头纱,把脸都裹起来,在里面戴口罩,别人就看不出来了。”羽小团在被滞留后发布了一段视频,因为在路上戴着口罩,有人冲她咒骂,或者与她迎面走来的人会掩面而过。她一边用仅会的一句阿拉伯语喊“住口”,一边对着镜头往下吞眼泪,“我好害怕,但我不能哭。口罩弄湿就不能用了”。

虽然地处非洲大陆,但与西班牙仅一个海峡之隔,摩洛哥政府对疫情的态度可以说是世界级的谨慎严格。3月14日,摩洛哥首相宣布将很快关闭国境,是世界上最早一批对疫情的全球蔓延采取铁腕政策的国家之一。仅隔了一天,在国内确诊病例数仅有38例的情况下,摩洛哥的封国措施就开始迅速执行,包括俞凌琳和羽小团在内的近200名中国游客被滞留在了摩洛哥,4月9日才在使馆的协助下乘坐包机回国。3月19日晚,政府再次宣布将在次日下午6点进入“紧急卫生状态”,一些必要的采购和必需的工作,需获得官方许可才能出门,除此之外,居民被要求留在家中。接着在3月20日,政府又切断了城市之间的通道,私家车要去其他城市需提前申请才可放行。

俞凌琳说,发布禁令之后,北部的丹吉尔、菲斯、拉巴特等几座城市都有民众聚众闹事抗议隔离的事情发生。几座大城市派出了摩洛哥皇家武装部队的装甲车巡逻,摩洛哥警察遇到封城后随意外出的人员,先是掌掴,接着再把人赶回家。议会宣布,任何人,一旦违反当局在紧急卫生状态中的命令和决定,将被处以1~3个月监禁和300~1300迪拉姆的罚款。

“不让穷人出门很难。”俞凌琳说,不出门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很多人都没法生存。进沙漠的途中总是会经过偏远的地方,每次去,她都会在车上带油、盐、大米,还会带一些常备药,“路边能看到住在黑色帐篷里的流浪民族。一般我们会留心看,有没有人在路边招手。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穿得很破的牧羊人,可能是帮别人放牧的,很自然地向我们的车招手,跟我们要了一些常用物资”。何连英在疫情暴发时已经在摩洛哥玩了三个月,也对穷人向游客乞讨习以为常,“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我们车上有吃的,都会送给他们”。

“摩洛哥富人比例很小,像警察、公务员这样的中产阶级数量也很少,收入也不高,每月大概600欧元,绝大多数都是穷人,平均月收入就是200欧左右。”俞凌琳说,在低收入人群里,在旅游行业工作的人又占了绝大多数。“瓦尔扎扎特除了旅游之外就没什么像样的产业了,大多数人只能在餐馆和咖啡厅里做临时工,一天的工资只有四五十迪拉姆,相当于30多元人民币,仅够一天的开销。还有些人会去大城市的酒店、餐厅、咖啡馆里打工,那里虽然消费水平高一些,但是能挣到游客的小费也会多一些。但无论怎样,现在他们都是既没有积蓄,也没有生活来源了。”

随着旅游业的全盘停摆,本国居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被切断了。根据摩洛哥国家旅游业联合会在2月发布的报告,新冠疫情对摩洛哥的旅游业影响非常严重,威胁到50万个直接工作岗位和8500个企业,涉及旅游住宿、旅游餐饮公司、旅行社、旅游运输公司和汽车租赁公司行业。“但实际受到威胁的岗位绝不仅仅只有50万个。”蔺超欣说,“这份报告发布的时候,欧洲疫情还没发展到这么严重。摩洛哥的旅游业创造了200万个就业岗位,欧洲游客数量占到全部游客中50%以上,实际受到影响的应该至少在百万人以上。而且这个统计里应该是不包含那些做服务员的临时工的。”

马拉喀什的露天市场是当地城市旅游的一大特色


旅游企业的负担

旅游行业员工的生存问题是旅游企业当前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摩洛哥旅游发展局局长伊马德·巴拉卡(Imad Barrakad)告诉我,目前国内超过85%的酒店关门,酒店和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也会至少延误六个月的进程,摩洛哥旅游部门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来保障从业者的生存安全问题。“政府很早就意识到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关闭边境又在国内全面封闭,旅馆和旅游基础设施也都相应关闭了。为了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国家除了发放贫困人口的救济金外,也发布了一些经济措施,缓解旅游行业面临的现金流问题。”

蔺超欣说,她的旅行社购置了房产,有银行的商业贷款。封国之后,银行主动联系了她,将贷款的还款期顺延三个月时间。Riad Be Marrakech酒店老板穆罕默德·布萨迪告诉我,在停业后,他依然给酒店员工发放了全额工资,“政府向员工提供了40%的救济金,我们自己补齐了省下的60%。但我们很担心,如果停滞期超过三个月,我们可能就没法再这样支持下去了”。

俞凌琳和小默的旅行社也有十几个员工,里面绝大多数是兼做向导的司机,这些司机是心享游旅行社的生命线,“每一个司机都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都是人品好,并且能够遵守我们严格规定的”。车辆和酒店房间一样,在旅游旺季供不应求。俞凌琳的旅行社有10辆车,一半车辆是司机自己的,“有些司机人品很好,欧洲游客走的时候会送他们一辆二手车做纪念,但这些车如果不出来做旅游,在他们自己手里用处不大”。另一半是旅行社和司机五五分成一起投资购置的车辆,“有些人没有钱,我们会借钱给他们,欠款从以后的工资里扣。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司机拥有公司资产,能享受到分红”。旅行社帮助司机进行资质认证,给他们交社保,每月开的工资也比当地的平均水平要高。“总之就是要调动司机的积极性。我们的司机是兼向导的,出车之后只有他们跟游客在一起,全程要靠他们安排。我们要求他们不能主动带游客购物,要保证旅游体验的品质。”俞凌琳说,公司给这些司机们缴纳了社保,因此在这次疫情中,他们可以享受到政府给予的更好的补贴福利。

按照摩洛哥政府出台的民众补助标准,交纳社保的人可以一次性拿到700欧元补贴,冲抵公司向员工发放的工资。那些没有工作也没有社保的家庭,政府同样给予了救济,两口之家补贴80欧,三口之间补贴100欧,四口之家补贴120欧。除此之外,摩洛哥国王成立了100亿迪拉姆的专项基金来应对新冠疫情,并向社会募集资金,现在该基金款项已经突破400亿迪拉姆。这些款项将被投入医疗设备和物资的购买,以及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在日常生活中,超市供应的廉价防护口罩和门口免费发放给穷人的口粮袋就是国家专项救济的一个具体的表现。

而在像瓦尔扎扎特这样的传统阿拉伯小镇上,以旅游业为主的商户对口支援贫困人口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出于公益心,也是穆斯林的教义传统。“他们认为如果我有一个面包,而你快饿死了,我是一定会分半个面包给你的。”柏柏尔人的生活标准并不高,因为曾经暴发过鼠疫,老百姓练就了只吃面包就可以度日的本事,现在一户人家只要25欧,用来购买鸡蛋、面粉、糖、油以及少量的蔬菜和鱼,就可以维持他们15天的食物需求。瓦尔扎扎特一共有3000多个贫困户,俞凌琳和朋友们向政府一共认领了100户。去政府登记时,俞凌琳写下捐赠者是“中国朋友”,工作人员非常感谢,说这是当地唯一一笔来自海外的捐款。

大家的捐款会被政府统一安排,通过当地最大的物资供应商,换取相应的货品,再由政府工作人员上门派送。俞凌琳跑去供应商那里看货,“政府在特殊时期对供应商的供货价有限制,不许它涨价”。而在无论大小城市里,摩洛哥各地也没有出现过物资短缺和物价飞涨的情况,在俞凌琳看来,一方面是由摩洛哥农业国地位保证了供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口普遍贫困,“无力抢购”造成的。

尽管这是一段被旅游发展局局长伊马德·巴拉卡称为的“本世纪最艰难的时期”,但沙漠小镇人民生活上的波动并不比以往更大。俞凌琳说,大家相互救济是柏柏尔聚居区的常态。“这儿的妇女一般都不出去工作,有些人丧偶之后,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就靠亲戚朋友的资助为生。”瓦尔扎扎特的柏柏尔人不会因贫富差距形成阶层壁垒,“有钱人不会看不起别人,因为大家以前都是穷的,有些可能因为做生意赚到了钱,但大家身份上没有什么不同”。

但外界疫情的威胁依然是真实存在而又迫在眉睫的。截止到当地时间4月19日晚6点,摩洛哥新增35例确诊病例,累计确诊人数达2855人,现存确诊病例2387人,排名非洲第一位。而摩洛哥累计检测人数仅为15123人,未来随着检测能力的提升,局面仍然不得而知。

就旅游业来说,“2020年原本应成为摩洛哥旅游发展创纪录的一年。”巴拉卡说道,“在疫情之前,摩洛哥的旅游需求非常旺盛,从2017年开始,每年的游客人数都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2020年是摩洛哥旅游业十年计划的最后一年,我们的目标是把旅游业在GDP中的比重提升两个百分点,让入境游客数量能够翻一番。”2018年,摩洛哥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8%。

巴拉卡说,在完成短期内从业人员安全与生活稳定的目标后,旅游部门的中期目标是保证游客的安全,包括完善旅行场所的卫生条件、隔离措施,和对人员的电子跟踪系统。“摩洛哥的国内旅游很可能会最先恢复。”他说,对此,旅游部门可能会重新安排学校的假期,增强面向国内的旅游宣传,以及推出适合本国游客的旅行产品等。

而在未来,国际游客依然是摩洛哥旅游业的重点。“必须通过大量的营销手段来提高国际需求,我们会加大对旅游业的公共投资和私人伙伴关系投资,而且摩洛哥会特别依靠中国的投资来作为复兴旅游业的重点。”

巴拉卡列举了针对摩洛哥旅游业的诸多优惠政策,以证明它是投资者的尚佳选择。“摩洛哥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低,政治也很稳定,而且包括医疗、通讯、交通等在内的基础设施都是具有国际标准的。它的区位优势也很明显,既靠近欧洲,同时也是进入非洲大陆的第一站。”他说,摩洛哥的商业环境和针对旅游业投资者的激励措施也很具有吸引力,包括创业手续简单,外国人可以持有摩洛哥子公司100%的股权,完全免征在摩洛哥的资本收入的增值税和关税,直接以赠款的形式让企业购买土地或建设场外基础设施等等。

“但这场危机究竟会持续多久,在未来几个月内它究竟会发展到何种严重程度,仍然不得而知。”巴拉卡说,摩洛哥旅游业会采取向外看的办法,“去看已经率先恢复的国家是怎么做的。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全球化:进或退 疫情正在重塑世界》,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