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7年“御用配角”张涵予:40岁成名又何妨?

"浮躁"是现在演艺圈的常态。

有些演员到了而立之年还没红,就彻底放弃了演员这条路。

但现在的演艺圈老来爆红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他们经过多年的沉淀,厚积薄发,成为了当红演员,像倪大红,李建义,吴刚都属于这一类演员。

小编今天要介绍的乃是另外一位大器晚成,老来爆红的代表人物——张涵予。

张涵予在幕后做了15年配音,做了5年生意,就连跑龙套都跑了7年,但终究还是在40岁的时候走红。

父母经常告诉我们要少走弯路才能成功,可反观张涵予这一路走来,走的虽然是"山路十八弯",可依旧成功了。

01/"大院子弟"张涵予

1986年12月19号,张涵予出生在北京的一所部队大院中,父亲是原本是老八一电影厂的一名摄影师,可最终因为某些原因转行了,现在从事的是文史研究工作,张涵予从小就受到了这种收藏艺术的熏陶,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张涵予也迷上了收藏"老物件"。

对60、70年代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在那段时期,文艺工作者是最不受待见的,不但要面对街坊邻居的冷嘲热讽,还要遭受很多不公平的打击,所以张涵予父亲从小就向张涵予灌输文艺工作者的缺点,希望他以为能够远离这方面的职业。

张涵予父亲是比较典型的严父形象,管教孩子的方式非常粗暴,张涵予小时候也比较淘气,所以经常挨揍,但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管教方式,所以张涵予从小就带着北方人骨子里的粗狂和硬气。

当时部队大院里的所有父母都要外出上班,孩子们下课之后都是独自回家,每位家长都会在孩子的脖子上挂着钥匙,放学之后,要么回家里吃饭,要么就去部队大院的食堂就餐。

张涵予父亲是典型的严父,而张涵予便是典型的熊孩子,小时候特别淘气,放学之后就会拉着周围的十几个孩子出去玩,有的时候饭点到了都见不着人。

淘气的张涵予也因此屡次挨揍,可是越挨揍他就越不服,随着年龄慢慢的增长,张涵予脑子里就多了很多想法。

有一天,张涵予放学后拉着几位同学出去溜冰,家里开始吃饭了他都还没回家,跟往常以往,张涵予回到家之后又被父亲一顿揍,委屈的张涵予突然多了一个想法。

第2天, 等父母出去上班的时候,他便偷偷拿了家里的10块钱,决定离家出走,去找在西安陇县做生意的舅舅。

当时的张涵予才只有9岁,他在北京买了一张火车票,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来到了郑州,又转车到了西安,再从西安坐了长途汽车到了陇县,9岁的张涵予竟然真的找到了舅舅。

可是没过几天,张涵予的妈妈就把他抓了回去,到家后,张涵予面对的又是父亲的"手脚功夫"。

"父亲的手掌"也成为了张涵予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不仅是因为父亲用手掌抚摸过张涵予稚嫩的脸颊,更多的乃是父亲的抽打。

父亲虽然很小就教导张涵予不要喜欢文艺方面的东西,可是身处部队大院,二胡、军号这些是无法避免的。张涵予从小就特别喜欢军号声,他能从军号声中感受到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种使命。

于是,张涵予就开始喜欢听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声音。

02/梦想的开始

张涵予上高中的时候,对电影中那些角色的声音特别感兴趣,最喜欢的还是电影《追捕》里的一位配音演员,他就是中国最杰出的配音表演艺术家之一,邱岳峰。

从此,张涵予立志要成为一名像邱先生一样优秀的配音演员。

课余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模仿邱先生的声音,这也是当时张涵予的"精神粮食"。

1981年,17岁的张涵予开始尝试用家里那台破旧的录音机录音,结果他却发现,自己"玩着玩着"就能模仿《追捕》中每一位演员的台词,甚至连那些特效声音都不在话下。

发现这个特长之后,他便将自己录下的磁带委托父亲的朋友送到了中央电视台译制片组,结果没过多久,张涵予就收到了试音的通知。

当时一位导演让他配巴基斯坦故事片《不,现在还不》中一位在街上卖鹦鹉的老头,张涵予只是跑到门口拍了拍自己的背,回来之后他就完美的演绎了老头的声音,导演拍手叫好,激动地在张涵予背上拍了几下,就这样高中时期的张涵予就成为了一位配音演员。

张涵予在配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后,赚了56块钱,要知道在当时,北京正式单位的职工的工资每个月才20块钱出头,他一下子就赚了别人两个月的工资,他兴奋地不知道该怎么花。

最后请了部队大院的一群发小去吃了西餐,十多个人最后也只花了30多块钱。

之后,他接到了越来越多的活,每一场都能拿到几百到几千不等的收入,高中还没毕业,张涵予就凭借着配音成为了万元户,可是当时响当当的"大富翁"。

张涵予还花了5000多块钱为自己买了一辆摩托车,骑着这辆车去学校兜风,结果不小心遇见了自己的老师,被老师训了一句,可是张涵予骄傲地告诉老师:"这车不是找别人借的,是我自己挣钱买的",老师都吓了一跳。

1984年,张涵予毕业之后想考中戏,可是父亲却极力制止,不过当时的张涵予可是"有钱人",用自己赚的钱偷偷把学费交了,成为了中戏表演系的一名学生。

当时北京有一大批文艺爱好者,没事的时候他们就会聚在一起玩,很多人就在这种圈子中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张涵予也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对他后来特别照顾的演员——傅彪。

03/与"火"失之交臂

1988年,张涵予从中戏毕业之后,并没有选择从事演员行业,而是继续呆在自己最擅长的配音行业中。

可是命运好像并不眷顾张涵予,张涵予原本接到了《唐老鸭与米老鼠》的配音任务,可他这个时候刚刚被分配到煤矿文工团,团里有一个规定,新分配的毕业生,必须下矿演出一个月的时间。

于是张涵予只配了《唐老鸭与米老鼠》前10集,之后的工作就由李扬接手了,结果李扬因为这个角色火得一塌糊涂,甚至还走到了台前,开创了先河。

这种事情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不好受,更何况是年轻气盛的张涵予呢?他在配音行业这么多年,离"火"就一步之遥,他顿时感觉是老天爷在讽刺他。

张涵予大脑一充血,从煤矿文工团辞职了。

90年代初,全国迎来了一阵"英语热",这个时候张涵予决定去澳大利亚留学,顺便学习英语,可是到了澳大利亚,英语倒是没有好好学,他便开始倒腾做生意,成为了某卡车的代理。

就这样,张涵予开始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三地往返,赚了不少钱,直到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张涵予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于是他收手回到了国内。

在生意圈待久了,张涵予又开始想念文艺圈的那些往事,于是开始联系圈子里的那些老朋友。

1999年,在老朋友傅彪的介绍下,张涵予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视作品《梦开始的地方》,第一次出演电视剧就是与李雪健、陶虹等人合作,因为这部电视剧具有非常浓厚的北京味道,剧组当时一直在寻找一个有部队大院成长经历的演员,导演也找了很多演员试镜,但是都演不出心中的那种感觉,傅彪在这部电视剧中演的是一个配角,他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的大学同学,回国没多久的张涵予,毕竟张涵予就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啊!

傅彪甚至还说了这样一句话:

"如果他不能演的话,估计北京再没人能演这个角色了。"

张涵予就在好友傅彪的引荐下来到了剧组试镜,在他研读剧本的时候,导演叶京就在一直观察他,还没等到张涵予把剧本看完,导演就拍板决定让张涵予来出演。

《梦开始的地方》这部电视剧的艺术顾问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冯小刚导演,就这样,张涵予幸运地认识了冯小刚,之后连续七年的时间,张涵予就成为了冯小刚的"御用配角"。

张涵予用自己多年的配音经验帮助冯小刚,给冯小刚很多有用的建议,而冯小刚每当缺少演员的时候,也会让张涵予来饰演一些小角色,像《没完没了》中傅彪的狐朋狗友,《大碗》中的神经病人,《手机》中葛优的同事,《天下无贼》中的小警察,都是由张涵予扮演的。

04/"谷子地"张涵予

2007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集结号》准备开拍,张涵予和冯小刚当时的关系非常好,他也很早就看到了剧本。

从小就热爱军号声,有军人情节的张涵予,被剧中男一号"谷子地"的形象深深打动了,当着冯小刚的面都忍不住流泪。

冯小刚导演当时心里还没有男一号的最佳人选,毕竟还要参考投资商的意见,他一个人是做不了主的,剧组原定的男一号是葛优,毕竟葛优当时也是非常红的演员,而且剧本中很多场景都是他编写的,可是这个请求被葛优拒绝了,因为这部电影中有太多体力活,葛优也担心自己的身体撑不住。

其实冯小刚还考虑了李连杰和刘德华等人参演男一号,可是经过讨论之后还是被排除了,因为这些人实在不像是一位"土鳖士兵"。

而张涵予当时已经被选定出演男二号,但是他还是对谷子地这个角色念念不忘,直到有一天他忍不住跟冯小刚说:"你让我试试男一号吧?就当让我过过瘾,行不行?"

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冯小刚也知道张涵予有这个实力,他考虑一番之后打电话给黄中磊,一周之后,剧组和投资商还是没有确定好。

而就在张涵予准备进另外一个剧组拍戏的时候,冯小刚突然打电话给他,跟他说:

"现在决定你演谷子地,马上收拾一下,准备去东北部队训练。至于那个电视剧,就算赔六倍钱,你也给我推了!"

张涵予如愿以偿得到了"谷子地"这个角色。

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加符合剧中的谷子地,张涵予一个月瘦了整整20斤,拍戏的时候每天都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东北不停地奔跑,为了更加真实地体现人物的笨重,他的背包里真的装满了20公斤的装备。

《集结号》如期上映了,迎来了潮水般的掌声,张涵予还因此获得了金马奖影帝,那一年张涵予刚好40岁,度过了数年的幕后配音,经过多年跑龙套的磨练,张涵予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掌声。

05/"硬汉"张涵予

继《集结号》之后,张涵予出演了《风声》、《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影视作品,真正树立起了自己"硬汉"的形象。

很多演员都害怕因为角色而使自己被贴上标签,但是张涵予却不以为然,虽然这些角色都是硬汉,可是他能赋予每位硬汉不一样的味道。

现在张涵予已经54岁了,还活跃在荧幕上,除了拍戏之外,他的另外一个兴趣就是收集"老物件"。

拍戏的时候,他也回去各地收藏古董家具,剧组看到好玩的也会通知他一声。

张涵予其实早就已经给自己定好了目标:演到60岁,退休之后就当一位收藏家,希望自己能成为"老物件"的一个历史传承者。

如今他离自己60岁越来越近,只希望他能给大家留下更多好的作品,毕竟像他这么优秀的男演员,那个圈子里,真的不多。